保险行业:寿险高增与健康险回暖背后的趋势与逻辑
在 2025 年 9 月 27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保险行业经营情况数据,为我们呈现了保险行业在 2025 年 1 至 8 月的发展态势,其中寿险保费收入的进一步高增以及健康险保费收入的边际回暖,尤为引人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保险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逻辑与未来趋势。
一、寿险保费收入高增:利率切换与产品吸引力的双重驱动
2025 年 1 至 8 月,寿险保费收入达到 29,746 亿元,同比增长 14.0%,8 月单月寿险保费收入 3,98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1.5%。这一显著的高增长势头,与预定利率的切换密切相关。人身险预定利率于 7 月 25 日公布下调,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1.99%,这是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后的首次触发下调。部分险企公告于 9 月 1 日起不再受理超过上限的投保,受预定利率下调预期驱动,“抢停售”效应在 8 月显现,带动寿险保费收入较 7 月进一步走强。
从产品结构来看,在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分红险产品的优势开始凸显。分红险具备“保障 + 收益”属性,在利率中枢下移与分红回馈稳定的共同作用下,其相对吸引力提升。投保人开始更加关注这类既能提供保障又能获得一定收益的产品,从而推动了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这种趋势有望延续,寿险负债端的稳增长态势将为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健康险保费收入边际回暖:短期波动与长期成长逻辑
健康险保费收入在 2025 年 1 至 8 月为 5,784 亿元,同比增长 0.5%,8 月单月健康险保费收入 634 亿元,同比增长 4.6%,呈现出边际回暖的态势。然而,健康险保费收入此前一直存在持续波动的情况。8 月单月的回暖,主要受到三医改革控费的影响,高价药械使用减少,使得健康险的赔付空间在短期内有所波动。
当前,健康险产品正处于转型过程中。传统医疗险面临转型调整,中高端医疗险尚在培育阶段。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老龄化与健康消费升级等因素将有力支撑健康险渗透率与价值率的上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健康消费升级也促使人们愿意为更优质的健康险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这些因素将为健康险的长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保费收入有望在未来实现更稳定、更快速的增长。
三、人身险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与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的回暖
2025 年 8 月单月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 395 亿元,同比增长 14.8%。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投保人追加缴费意愿有所回暖。这表明投保人对于保险产品的投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在其他投资渠道收益下滑的情况下,保险产品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方式,开始受到更多投保人的青睐。
同时,8 月单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 2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0.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自 7 月起的持续回暖以及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投连险的收益与资本市场表现密切相关,权益市场的回暖提升了投连险的吸引力。不过,其后续表现仍有赖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回暖以及产品配置吸引力的提升。如果资本市场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投连险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四、车险与非车险:稳健增长与分化并存
车险保费收入在 2025 年 1 至 8 月达到 6,006 亿元,同比增长 4.3%,8 月单月车险保费收入 763 亿元,同比增长 3.7%。这一稳健增长的态势与中国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高增密切相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 年前 8 月中国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 1,838.4 万辆、962.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3.8%、36.7%。预计乘用车新车销售将持续景气,这将带动车险承保规模的稳定提升。车险作为财产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费收入的稳健增长对于财产险乃至整个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非车险保费收入在 2025 年 8 月单月出现了分化。1 至 8 月非车险保费收入为 6,195 亿元,同比增长 5.0%,但 8 月单月非车险保费收入 505 亿元,同比下降 3.1%。其中,责任险、农险、健康险和意外险 8 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为 + 2.0%,- 0.9%,- 8.3% 和 + 14.1%。这种分化现象反映出不同非车险险种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不同表现。责任险的增长可能与社会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有关,农险的下滑可能受到农业生产周期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健康险的下滑则与前面提到的三医改革控费等因素相关,而意外险的增长可能与人们出行频率增加等因素有关。保险行业需要针对不同险种的特点和市场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这种分化趋势,以实现非车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保险行业需要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在寿险领域,除了传统的分红险产品,还可以开发更多具有个性化、定制化特点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例如,针对年轻客户群体的养老规划产品、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财富传承产品等。在健康险领域,加快产品转型步伐,培育中高端医疗险市场,开发更多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产品,如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增值服务的健康险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保险行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环节的效率和精准度。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理赔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借助区块链技术增强保险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科技赋能将有助于保险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
在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至关重要。保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特别是在投资端,要合理配置资产,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要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合规经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四)深化与相关产业的合作
保险行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例如,与医疗、养老、汽车等产业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医疗领域,与医院、药企合作,共同推进健康险产品的创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落地;在养老领域,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合作,拓展车险业务的同时,开发与汽车后市场相关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深化与相关产业的合作,保险行业可以拓展业务边界,创造更多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协同发展。
(五)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客户是保险行业的核心资产,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是保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保险企业应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客户服务团队建设,提升客服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专业的服务。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客户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例如,通过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查询、投保、理赔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结语
2025 年 1 至 8 月保险行业的经营情况,尤其是寿险保费收入的进一步高增和健康险保费收入的边际回暖,为我们揭示了保险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寿险在利率切换和产品吸引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有望继续保持稳增长态势;健康险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凭借长期成长逻辑,其渗透率与价值率有望上行。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