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下的保险业转型与投资策略分析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保险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及权益市场震荡为险企资产端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市场走势与行业动态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态势。根据Wind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的资料显示,A股上市险企的营收及利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6.0%、10.8%、3.0%、2.1%、1.0%;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3.5%、+16.9%、+11.0%、+6.9%、-8.8%。中国平安因受一季度平安好医生并表的一次性因素影响,业绩出现短期波动;而新华保险则受益于投资端收益改善,业绩同比显著改善。
(一)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1. 《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点评-负债扩张,哑铃结构持续》:该报告指出,保险业在负债端的扩张以及资产配置的哑铃结构持续优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负债端的稳健增长有助于险企在低利率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资金流入,而哑铃结构的资产配置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风险与收益,提升资产的整体稳定性。
2.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点评-保险为什么会举牌保险——基于红利资产扩圈的逻辑》:报告分析了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的行为,认为这一举措是基于红利资产扩圈的逻辑。通过举牌优质保险公司,不仅可以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投资风险,提升资产的综合收益能力。
3. 《寻找中国保险的Alpha系列之三-分红险:低利率环境下产品体系重构》:报告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提升,成为行业产品体系重构的重要方向。分红险通过其独特的分红机制,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既能保障资金安全,又能有机会获取更高收益的产品选择,满足了客户在低利率环境下的理财需求。
4. 《2025年三季度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点评-利差风险缓释,产品结构调整》:报告分析了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对行业的影响,认为这一调整有助于缓释利差风险,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预定利率的下调促使险企更加注重产品的多元化与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5.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点评-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险资入市提速》:报告指出,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推动险资入市提速。长期投资不仅有助于提升资产的稳定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市场波动,提升投资收益的可持续性。
二、寿险业务:产品结构转型与渠道优化
2025年以来,寿险行业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显著提升。根据数据显示,5家上市险企保险服务收入达8315.2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的NBV(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8.4%、39.8%、32.3%、26.7%、20.3%。这一增长趋势表明,行业在产品结构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
(一)渠道转型与银保渠道的崛起
除了产品结构的优化,险企在渠道转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银保渠道作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其保费收入及价值贡献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提升。截至年中,A股5家上市险企实现银保渠道保费收入2549.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9%。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银保渠道在市场中的重要性,也表明险企在渠道建设方面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银保渠道的崛起得益于其独特的渠道优势。一方面,银行网点广泛的客户基础为险企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银行的专业理财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财规划,提升客户对保险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未来,随着险企与银行合作的不断深化,银保渠道有望继续为寿险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财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与承保利润优化
财险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也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共计实现保费收入6078.9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车险业务合计同比增长3.3%,非车险同比增长4.8%。这一增长趋势表明,财险业务在传统车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整体业务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车险业务: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
车险业务作为财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对整体财险业务具有重要影响。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险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中国太保家自车业务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家自车业务在车险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险企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夺将更加激烈。
为了提升家自车业务的竞争力,险企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努力。一方面,通过推出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车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理赔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同时,加强风险管理,降低赔付成本,也是提升家自车业务盈利能力的关键。
(二)非车险业务:险种多元化与增速领先
非车险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意健险、责任险、企财险等险种增速靠前,贡献了主要的保费增速。这一趋势表明,非车险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为财险业务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险企在非车险业务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化,通过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健康险、责任险等,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非车险业务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险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非车险业务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其在财险业务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财险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承保利润优化: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受益于上半年大灾影响较弱及费用管控成效,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均显著优化。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5.3%、95.2%、96.3%,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这一优化趋势表明,险企在成本管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承保利润。
未来,险企需要继续加强成本管控,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率。同时,加强风险评估与定价能力,提升业务质量,也是提升承保利润的关键。通过综合成本率的持续优化,险企有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投资收益:分化与长期趋势
受资本市场波动及资产配置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5家上市险企的投资类收益表现分化。截至2025年中期,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总投资收益分别为5.9%、5.1%、3.3%、2.3%,同比+1.1%、+1.0%、-0.3%、-0.4%。这一分化趋势表明,险企在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与增长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加大
险资持续加大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以平安系为代表的上市险企通过举牌形式加大对港股等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截至2025年中期,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FVOCI权益类资产占金融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7%、10%、6%、3%,同比均有大幅提升。
这一趋势表明,险企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与资本增值。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投资风险,提升资产的综合收益能力。
(二)中长期投资策略与
资产配置需求
从长期来看,险企的资产配置需求依然较高。在低利率环境下,长债及高分红类资产的配置行情或将延续。险企需要在资产配置中更加注重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通过合理配置长债、高分红股票等资产,提升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性。
同时,险企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通过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在权益市场表现较好时,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提升投资收益。通过灵活的投资策略与合理的资产配置,险企有望在中长期内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一)投资建议
1. 关注商业模式具备“护城河”优势的险企: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具备独特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的险企更具投资价值。例如,中国财险在车险与非车险业务领域均具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与品牌优势,其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较强,建议投资者关注。
2. 关注估值相对偏低的险企:部分上市险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估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例如,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险企在寿险与财险业务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建议投资者关注其长期投资价值。
3. 关注行业转型与创新:保险行业正处于深化负债端渠道、产品、成本等领域的转型阶段,产品转型及渠道质态得到显著改善。建议投资者关注在产品创新、渠道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险企,这些险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更具发展潜力。
(二)风险提示
1. 保费收入不及预期: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居民收入下降,可能导致保费收入不及预期,影响险企的经营业绩。
2. 资本市场延续震荡:险企的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如果资本市场延续震荡态势,可能导致险企的投资收益下降,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3. 长端利率下行:在低利率环境下,长端利率的下行可能对险企的资产配置产生不利影响。长端利率下行可能导致险企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下降,增加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难度,影响其整体收益水平。
六、总结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在市场走势、寿险与财险业务发展、投资收益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态势。寿险业务通过产品结构转型与渠道优化,实现了新业务价值的显著提升;财险业务在保费收入增长与承保利润优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投资收益则因资本市场波动及资产配置结构差异而表现分化。未来,保险行业将继续深化负债端与资产端的转型与优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投资者在选择保险股时,应关注商业模式具备“护城河”优势的险企,以及估值相对偏低的险企。同时,需关注行业转型与创新的动态,选择在产品创新、渠道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险企。此外,投资者还需警惕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延续震荡、长端利率下行等风险,合理配置资产,实现稳健投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