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2026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调查报告深度剖析
一、引言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启的关键节点,保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与战略布局的重要时期。利率下行、利差损风险、产品同质化以及科技转型压力等诸多挑战,促使风险管理不再仅仅是合规层面的要求,而是成为保险机构稳健经营和创造核心价值的关键竞争力。天职国际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于2025年7 - 9月从“大风控”视角出发,对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产负债管理、合规管理、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了全面调查,收集了152家保险机构的反馈,为我们深入了解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现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行业整体态势:焦虑缓解与信心增强
(一)宏观形势与监管下的心态转变
当前,保险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宏观形势和外部监管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市场整体的焦虑感得到了缓解,信心显著增强。超过98%的机构表示已建立与业务发展基本匹配或领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一比例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持续提升的趋势。与2024年相比,财产险和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信心进一步增强,这显示出保险机构在应对复杂环境时,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二)风险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这体现在多个方面。风险偏好体系、独立评估及压力测试被认为是普遍需要加强的关键环节,且占比较去年上升明显。这表明保险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风险的精准识别、评估和应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偏好体系,运用独立评估和压力测试等手段,提前预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资产负债错配与利差损风险管理也是行业迫切希望寻求解决方法的领域,反映出保险机构对资产和负债匹配的重视,以及对利差损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刻认识。在专项风险方面,信息科技风险与操作风险成为行业最希望加强的环节,这与当前数字化时代下保险业务对信息科技的依赖以及操作环节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三、风险管理各领域的现状与挑战
(一)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的优化需求
风险管理技术工具方面,优化需求较大,风险偏好与压力测试、科技风险关注度上升。风险偏好与压力测试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保险机构更好地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潜在风险,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科技风险的关注度上升则反映了保险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信息科技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风险的重视。然而,目前保险机构在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的应用上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难点与诉求
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是保险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当前,内部控制矩阵与业务结合、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融合等方面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管理难点。保险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将内部控制矩阵与具体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不佳。同时,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融合也存在困难,难以实现对操作风险的有效管控。合规管理工具优化和科技赋能也是当前行业的主要诉求,保险机构希望通过优化合规管理工具,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合规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三)市场挑战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被超过65%的机构视为当前经营管理的主要挑战。人身险公司更关注利率下行影响,因为利率下行可能导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倒挂,从而引发利差损风险,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财产险公司则聚焦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财产险公司面临着保费价格下降、市场份额争夺激烈等问题,这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核心问题与产寿险分化
尽管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但量化工具、数据质量、人员配置、跨部门协同仍是行业痛点,其中财产险公司部分选项呈现恶化趋势。人身险公司在量化工具、人员配置、绩效考核以及高层重视等方面的挑战下降明显,而财产险公司则普遍上升,尤其在模型建设与数据交互机制方面的提升需求迫切。这表明产寿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分化,财产险公司在部分领域的风险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更加关注模型建设和数据交互机制的优化,以提高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五)资产负债管理的改善与挑战
资产负债管理整体改善明显,但产寿险挑战出现分化,财产险恶化值得关注。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机构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合理匹配,能够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然而,财产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负债的期限结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优化。
(六)数字化与AI应用的探索阶段
行业在风控合规领域的数字化与AI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超过58%的机构持观望态度,仅8%开始试点落地。保险集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表现更为积极,近40%已部分完成功能落地或正在实施。这反映出保险行业在数字化与AI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机构对新技术持谨慎态度,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保险集团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能够更快地推进和应用。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的应用
保险机构应加大对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的研发和应用力度,特别是风险偏好与压力测试、科技风险等方面的工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偏好体系,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压力测试方法,提前预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加强对科技风险的管理,提高信息科技安全水平,保护客户数据隐私。
(二)优化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针对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难点和诉求,保险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矩阵与业务的结合,将内部控制融入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同时,推动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融合,实现对操作风险的有效管控。此外,优化合规管理工具,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合规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应对市场挑战的策略
面对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的挑战,人身险公司应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合理调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优化资产配置,降低利差损风险。财产险公司应加强市场竞争策略的研究,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优化保费定价机制,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四)缩小产寿险风险管理差距
财产险公司应针对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模型建设和数据交互机制的优化,提高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人员配置,加强跨部门协同,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效能。
(五)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优化
保险机构应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财产险公司,应加强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优化负债的期限结构,降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通过建立科学的资产负债匹配模型,实现对资产和负债的动态管理,确保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
(六)积极探索数字化与AI应用
保险机构应积极探索数字化与AI在风控合规领域的应用,虽然目前大多数机构持观望态度,但应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逐步推进数字化与AI应用的落地。保险集团应发挥带头作用,分享数字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五、结论
2025 - 2026年保险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尽管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信心增强,但在风险管理技术工具、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市场挑战应对、产寿险分化、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数字化与AI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风险管理的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健康稳健发展。天职国际将继续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持续进步与创新,为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