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十五五”前瞻:金融改革新形势下的经营模式与估值重构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体系作为经济的核心,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从“十五五”规划的视角来看,金融改革的目标不仅是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质生产力。
二、从五年规划看金融改革变迁
(一)经济发展政策目标的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目标已从追求高速增长过渡到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体系构建。这一转变要求金融体系从早期工业化阶段的资金分配工具,向国家战略层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与风险稳定器演变。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体系重建:早期金融体系的重建主要集中在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初步建立。
规模扩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经历了快速的规模扩张,金融机构数量增加,金融市场活跃度提升。
监管强化: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监管政策不断强化,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服务实体: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这一过程中,金融体系不仅在资源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还在风险管理和市场稳定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具体表现为:
资源配置优化:金融资源从传统领域向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倾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风险管理强化: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市场深度拓展:金融市场不断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十五五”金融改革预判:强监管、促创新、防风险
(一)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
“十五五”期间(2026 - 2030年)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时期,金融改革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
服务实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以消费和科创为核心发力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风险治理: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加速金融领域立法进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
数字化:制定新一轮金融科技规划,适应数字经济和AI发展的新变局,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二)金融改革的五大焦点
服务实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化,以消费和科创为核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风险治理: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加速金融领域立法进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
数字化:制定新一轮金融科技规划,适应数字经济和AI发展的新变局,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四、经营和估值的系统性重构
(一)经营模式转型
金融改革的深化将推动银行业从传统业务与息差依赖模式,向综合化、国际化、数智化的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具体表现为:
结构优化:银行金融资源加速从传统地产基建领域向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倾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跨境业务扩容:跨境支付与投融资、人民币国际化等推动银行加速跨境金融发展和全球化布局。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结合,深度赋能风控、投顾及运营等场景,重塑银行经营模式。
风控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和机制完善,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和稳健经营提供制度性兜底,金融科技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提供战略性机遇。
(二)估值重构
金融改革的深化也将反映在银行业的估值重构上。具体表现为:
估值定价重构:受益于中长期资金入市,估值定价重构将继续推进。驱动因素包括A股投资比例提升、长周期考核、指数投资扩容、资产荒与险资IFRS9会计准则应用。
跨境业务扩容:跨境支付与投融资、人民币国际化等推动银行加速跨境金融发展和全球化布局,提升跨境业务的估值贡献。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结合,深度赋能风控、投顾及运营等场景,提升银行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估值提升。
风控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和机制完善,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和稳健经营提供制度性兜底,提升估值的稳定性。
五、投资策略:“十五五”期间银行业的配置价值
(一)基本面修复与改善
“十五五”期间,银行业将迎来深刻的变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将聚焦服务实体重点领域,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监管与风控体系的健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提速,为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和信用风险化解提供根本支撑,为基本面修复和改善带来实质性机遇。
(二)资金面利好延续
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持续推动银行业估值定价重构。结合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向好的预期,继续看好银行配置价值。具体投资策略如下:
低利率环境与中长期资金入市导向下,红利价值凸显的国有大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邮储银行(601658.SH)。
受益消费政策,零售业务存在需求修复和不良改善空间且数字化应用较好的零售股份行:推荐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
依托区域经济增长动能和重点领域产业发展高景气度,业绩基本面优秀,成长性突出的优质区域行:推荐江苏银行(600919.SH)、杭州银行(600926.SH)和常熟银行(601128.SH)。
六、风险提示
(一)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信贷违约发生率上升,资产质量恶化。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监控,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
(二)利率持续下行
利率持续下行可能导致息差承压,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需要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非息收入占比,增强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三)关税冲击需求及就业
关税冲击可能导致需求和就业走弱,融资需求下降。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调整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七、结论
“十五五”期间,银行业将迎来深刻的变革。金融改革的深化将推动银行业从传统业务与息差依赖模式,向综合化、国际化、数智化的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提升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结合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向好的预期,继续看好银行配置价值。投资者可以关注低利率环境下的国有大行、受益消费政策的零售股份行以及依托区域经济增长的优质区域行。同时,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非息收入占比,增强盈利能力的稳定性,以应对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利率持续下行和关税冲击等风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