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2025年三季度经济走势与政策分析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经济增速达到5.3%,高于年初政府设定的“5%左右”目标。然而,随着经济运行进入三季度,一些隐忧逐渐浮现,经济形势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需要深入分析和把握。
一、经济增长态势与隐忧
(一)经济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达到5.2%,尽管较一季度下行0.2个百分点,但季调环比增速为1.1%,高于2021年以来历史均值,好于市场预期。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出口韧性:在美国高额关税影响下,企业“抢出口”活动仍然活跃,带动国内生产保持旺盛。同时,“两新”政策支持下,居民消费、制造业投资对国内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工业生产支撑: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部分商品国内需求旺盛以及上游商品价格走强,对冲了外需收缩的影响,成为工业生产的两大支撑因素。
(二)经济隐忧
然而,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隐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供需矛盾与物价探底:国内供需矛盾突出,物价持续探底。6月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二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3%,连续第九个季度为负,这将对下一阶段内需的修复带来挑战。
房地产市场波折:自今年4月以来,房地产修复进程再度出现波折,销售、投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房地产对于内需改善的掣肘仍然存在。
出口前景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美国正在设定新一轮的贸易协定,将对我国开拓新市场带来潜在负面影响,下半年出口或将走弱。
二、消费、投资与出口的动态变化
(一)消费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总体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良好恢复态势。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至5.4%,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与电商年中促销活动的双轮驱动。其中,汽车、家电、通讯器材、办公用品、家具五大类以旧换新商品拉动当期商品零售增长5.7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84.4%。此外,情绪经济赋能轻奢、潮玩、健身等升级类消费新赛道,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消费实现高速增长。展望下半年,由于国补资金规模和使用节奏的调整,以及居民前置更换耐用品对未来需求的透支影响,以旧换新对社零的拉动作用将趋于走弱。不过,稳就业和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的不断拓展,将使消费保持一定韧性,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二)投资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8%,较2024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9.1%回落至6.7%,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到7.6%,房地产投资进一步探底,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9.9%下行至-12.9%。展望下一阶段,“反内卷”推进有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回升、利润改善,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或将迎来修复。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充裕,城市更新领域投资有望扩容。在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房地产方面,政府预计进一步因城施策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并可能提高增量资金对房地产收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领域的支持,房地产投资动能或将在下半年阶段性企稳。
(三)出口
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5.9%,二季度增速从一季度的5.7%走强至6.1%。中国出口在全球关税风暴中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主要得益于美国对等关税豁免期内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格局加速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以及我国高端制造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展望下半年,出口或将出现回落,主要由于全球贸易前景不确定性加大、上半年“抢出口”活动透支部分需求以及美国贸易协定可能带来的间接限制。不过,在多元化对外开放及高技术产品竞争优势的支撑下,我国出口长期韧性犹存,下行风险可控。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一)财政政策
二季度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1.1%上行至0.6%,主要由于企业所得税增速加快。而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4.2%下行至2.6%,政府支出重心向民生领域、科技文旅领域倾斜,基建领域支出则明显放缓。下一阶段,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扩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回升,重点关注三个发力方向:一是专项债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快,确保资金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二是适时新设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三是中央财政可能进一步提升赤字率和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做好“十四五”收官并向“十五五”平稳过渡。
(二)货币政策
上半年央行相机抉择,政策目标优先级动态调整。一季度货币政策更加侧重防风险、防空转,关注人民币汇率波动等。二季度随着外部冲击显现,货币政策优先目标转向稳增长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但会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延续多目标轮动的特征。短期内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期,不急于进一步加码宽松,但年内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仍存,时点可能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根据国内经济表现、中美关税谈判及海外降息情况而相机抉择。结构方面,预计将继续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稳定外贸、稳定楼市股市等主线,有望进一步优化现存工具或创设新的工具。
四、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全球经济韧性尚存。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3.0%,低于2024年3.3%的增速,但较4月的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这一上调更多受短期因素支撑,包括在加征关税的预期下进出口活动提前释放、美国最终实施的关税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美元走弱带动金融条件改善以及部分主要经济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货膨胀方面,IMF预计全球总体通胀率将于2025年降至4.2%,较2024年下降1.6个百分点,但各国之间的表现差异依然显著。未来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诸多下行风险,如对等关税的最终实施、局部地缘局势的紧张以及公共债务高企等,这些因素需要企业特别关注。
五、结论与展望
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在保持一定增长韧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供需矛盾、房地产市场波折以及出口前景的不确定性,都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然而,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以及对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外贸拓展和楼市股市稳定的持续支持,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保持平稳发展,并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平稳过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提醒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态,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