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阶段、新环境与新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它不仅指引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稳步推进,“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正悄然走来。这五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肩负着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新的使命。
一、新阶段:迈向2035的关键攻坚期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攻坚期。从历史的维度来看,这五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十五五”时期取得决定性的进展,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二、新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国际环境:动荡与变革并存
全球力量对比“东升西降”的态势加速,大国博弈更趋复杂。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产业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进入白热化阶段。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的重构特征,这要求我国必须在动荡变革期中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谋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WTO等多边机制功能弱化,数字经济、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博弈日趋激烈。这不仅给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带来了挑战,也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需要在这些新兴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二)国内环境:优势与约束并存
在国内,我国发展条件呈现优势与约束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人口总量拐点与老龄化深化带来长期挑战,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减弱。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十五五”时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也拥有诸多优势。人力资本“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40%,新旧动能转换态势明显。我国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上已初步具备“并跑领跑”的能力,这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风险。如何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新使命: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肩负着新的使命,那就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必须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基础技术锻新、传统产业焕新、未来产业育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一)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十五五”时期,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向3%迈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基础技术的突破,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培育未来产业,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下一代通信等前沿领域将成为国际竞争与产业布局的战略焦点。我国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加强研发,争取取得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十五五”时期,我国需要构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同时,我国需要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推动产业升级。
四、战略目标与政策路径
基于对“十五五”时期新阶段、新环境的研判,报告提出了核心战略目标体系和系统性的政策框架。
(一)战略目标
经济增长需保持在合理区间(年均约4.73%以上),以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番的远景目标。更关键的是质量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需持续快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将向3%迈进,数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绿色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提升至2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民生福祉上,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人均预期寿命向80岁迈进;安全保障层面,必须牢牢守住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底线。
(二)政策路径
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提出了六大政策建议:
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碳定价与绿色金融体系:通过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粮食、能源资源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通过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粮食、能源资源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强化数字治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风险提示
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和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人口结构变化、技术瓶颈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需要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科学应对。
六、结语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攻坚期,也是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环境、肩负新使命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需要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统筹改革开放、安全发展与民生福祉,为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