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双周报:消费贷贴息落地,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
一、行情回顾:银行、证券、保险板块表现分化
截至2025年8月7日,近两周金融板块整体表现呈现分化态势。银行板块表现较为亮眼,指数涨幅达到1.66%,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位。其中,农业银行表现最为突出,涨幅高达8.23%,成为银行板块的领头羊。证券板块则出现了一定的调整,指数跌幅为1.98%,在行业中排名第20位。尽管整体表现不佳,但部分券商个股表现强劲,如西部证券涨幅达到6.04%。保险板块表现相对平稳,指数小幅上涨0.35%,新华保险以4.45%的涨幅位居板块前列。
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83%,显示出市场整体情绪较为谨慎。金融板块内部的分化表现,反映出不同子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不同机遇与挑战。
二、银行板块:活跃度回暖,估值修复逻辑强化
(一)银行板块表现及原因分析
8月以来,银行板块活跃度边际回暖,农业银行再创新高,这一现象背后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预定利率下调凸显高股息资产价值
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这一调整使得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更加凸显。银行股作为高股息的代表,吸引了大量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被动资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配置需求持续增加。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扭转,银行股的吸引力就会持续存在。
例如,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银行,其稳定的分红政策和较低的估值水平,使其成为险资等机构投资者的首选。农业银行的高股息率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
银行半年度业绩表现良好
目前,已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等6家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5家增幅达到了两位数。这一良好的业绩表现,增强了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
例如,杭州银行的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15%,显示出其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的强劲表现。这种良好的业绩表现不仅提升了银行股的估值,还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的关注。
消费贷贴息落地,政策红利持续
消费贷贴息政策的落地,为银行带来了政策红利,继续呵护银行净息差。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银行提升盈利能力,还为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消费贷贴息政策使得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贷款,同时通过贴息政策,银行的实际收益并未减少。这不仅提升了银行的净息差,还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
(二)银行板块未来展望
展望后市,尽管银行板块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但估值修复逻辑并未改变。增量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然是确定性稀缺的。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使得险资、被动资金等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配置需求持续存在。
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的推动
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将加速资金向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倾斜。这一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股的市场关注度,还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随着公募基金考核机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银行股纳入其投资组合,这不仅提升了银行股的市场流动性,还为银行股的估值提升提供了动力。
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
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下,银行股正逐步实现估值重塑。政策的支持和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使得银行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例如,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分红力度,这不仅提升了银行股的吸引力,还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同时,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使得其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证券板块:多重利好催化,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
(一)证券板块表现及原因分析
近期,券商板块受到多重利好因素的催化,表现较为强劲。
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
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32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且全部实现预增或扭亏为盈。其中,国联民生、华西证券以1183%和1025%~1354%的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
这一强劲的业绩表现,不仅增强了市场对券商板块的信心,还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例如,华西证券的净利润增速高达1354%,显示出其在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上的强劲表现。
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
两融余额三连升,且连续两日站上2万亿。这一现象表明市场活跃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券商板块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会。
例如,两融余额的持续增长,不仅提升了券商的利息收入,还为券商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券商通过两融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稳定币概念的催化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不少机构正在踊跃申请牌照。这一政策的实施,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
例如,稳定币概念的兴起,使得券商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受到更多关注。券商通过参与稳定币业务,不仅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证券板块未来展望
展望后市,建议重点关注中报业绩、大盘成交额、稳定币主题对券商板块行情的催化。
中报业绩的持续关注
中报业绩是衡量券商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更多券商披露中报业绩,市场对券商板块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良好的业绩表现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推动券商板块的估值提升。
例如,国联民生和华西证券的强劲业绩表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关注度,还为券商板块的整体估值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盘成交额的持续跟踪
大盘成交额是衡量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市场活跃度的维持高位,券商的业务机会将持续增加。大盘成交额的持续增长,将为券商带来更多的手续费收入和利息收入,提升券商的盈利能力。
例如,两融余额的持续增长,不仅提升了券商的利息收入,还为券商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券商通过两融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稳定币主题的持续关注
稳定币概念的兴起,为券商板块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随着更多机构申请稳定币牌照,券商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将受到更多关注。稳定币业务的发展,将为券商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提升券商的竞争力。
例如,券商通过参与稳定币业务,不仅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稳定币业务的发展,将为券商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提升券商的盈利能力。
四、保险板块:预定利率下调,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保险板块表现及原因分析
近期,保险行业负债端再迎利好,人身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传统人身险从2.5%直接降到2%。这一调整对保险板块产生了深远影响。
预定利率下调的短期影响
短期内,预定利率下调可能会引起阶段性产品停售潮。随着预定利率正式下调、产品价格上涨,普通型人身险产品吸引力下降,新单保费增长面临一定压力。
例如,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会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收益水平。预定利率的下调,使得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收益水平相对降低,从而影响其销售。
预定利率下调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推动保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力度。通过投资收益分享,满足消费者一定的弹性收益需求,有效缓解负债端刚性成本压力。
例如,分红险和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收益弹性的需求,还能够提升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水平。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保险公司能够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