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已退休客群的养老规划:金色年华,乐享无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人。这一庞大的退休人群面临着新的生活阶段和挑战。退休后的生活,本该从容自在,但许多退休人士却在“不敢花”与“不够花”之间徘徊,担忧养老储备是否能支撑起晚年的尊严与体面。
一、认识“退休人群”:客群特征与需求
(一)客群特征
客群数量大,年增人群持续扩容
据《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60-64岁之间的人口约9000万。在2023年-2029年,60年代出生的人群将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银发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家庭储蓄额高,负债水平低
客户群体出生在1955年-1970年之间,成年后经历“计划生育”政策,多数家庭仅有一名子女。他们受益于中国经济腾飞的30年(1990年-2020年),经济宽裕。根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户主年龄为56~64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名下有住房,前期已经储蓄一定额度的养老金,且负债率低,房贷、车贷等负债少,可支配收入较高。
(二)客群需求
退休人群的核心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品质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是首选与根基,对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需求强烈;对养老机构的要求高且理性。
健康与照护需求:积极预防与健康管理,关注养生,注重饮食搭配,积极参与适合老年人的运动;考虑就医的便捷性,希望家门口有可靠的社区医院或三甲医院;应对失能风险的照护计划。
资金安全与保值需求:绝对优先保障本金安全,追求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偏好国债、银行存款(包括大额存单)等产品。
二、养老三阶段沟通逻辑:规划未来,乐享无忧
(一)第一步:解析长寿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40.7岁,到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岁。科学家们通过对基因、蛋白质、细胞等层面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与衰老相关的分子机制,这些发现为开发长寿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持,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百岁人生”时代。
(二)第二步:定义品质晚年
在长寿时代下,传统的人生规划将面临冲击,对“品质晚年”的追求也在发生改变。更长的退休年限不再是人生的“尾声”,而是充满可能性的“第二舞台”,可以去完成那些曾经搁置的梦想、学习新的技能或开启新的事业。品质养老的核心在于自己把握生活的主动权,能够在生命的不同时间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在失能状态下,也能获得体面的养老生活。
(三)第三步:测算未来缺口
1. 测算缺口需考虑的两个核心问题
身体情况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衰退,老人可能会渐渐丧失诸如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等基本自理能力,个人和家庭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有足够的照护金:根据中国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的调查,我国老人出现完全失能的平均年龄为79岁,从完全失能到身故的平均时间是44个月;在此之前,还会经历平均44个月的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期。也就是说,一个老人从出现失能、到完全失能、再到身故,平均时长是7年零4个月。
2. 未来所需要的日常生活费用和养老照护费用
日常生活费用:根据各地的照护费用来看,按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期44个月,需要一对多的照护,完全失能期44个月,需要一对一的照护,测算得出养老照护费用需要33万以上。
养老照护费用:综合来看,晚年需要规划的费用分为日常生活费用和养老照护费用。总费用=年均费用*预估可生存年限。
(四)第四步:选择未来缺口准备方式
1. 现金与现金流的区别
现金:你“现在”有多少钱,就像你钱包里、银行卡里此时此刻有多少钱,它是一个静态的“快照”,一个存量。
现金流:你的钱“怎么进,怎么出”,就像你钱包里的钱怎么来的(流入)和怎么花出去的(流出)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流水账”,一个流量。
2. “现金”养老面临的风险
利率下行&通胀风险:利率持续走低,利息收入大幅减少。依靠利息维持生活的老人面临资金缺口,增加养老储备耗尽的风险。物价持续上升稀释我们财富的购买能力,让晚年的生活出现窘境。
诈骗与挪用风险:老年人易成为电信诈骗、保健品骗局、“以房养老”骗局等目标,不法分子利用其健康焦虑、情感需求或信息滞后实施诈骗。子女或亲友擅自取用老人存款、理财资金,或以“代管”名义侵占财产,导致老人晚年生活无保障。
财富传承风险:财富分配不均、子女挥霍或婚变可能导致财产流失,易引发家庭矛盾,影响晚年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
数字支付障碍:老年人不熟悉智能设备,面临财务管理困难,如无法使用手机银行、ATM机,或因依赖他人帮助而增加信息泄露风险。
3. 养老规划中的“人性”问题
养老规划中的“人性”:亲情、友情和爱情逐渐被金钱左右的现象,称之为“金钱异化效应”。如养老问题中,存款老人可能面临子女“盼死”的压力,而养老金老人因持续经济输入更易获得子女关怀。现金是“一次性资源”,一旦到手,继承人就失去耐心;现金流是“持续性输入”,每月按时到账,让子女不敢松懈。中国老年学会研究发现:“养老金老人”年均医疗支出比“存款老人”高15%,子女更愿关怀陪护;“存款老人”医疗纠纷率高达30%,子女常为“治不治”吵架,治疗成本低了,寿命也折了。
(五)第五步:年金险的价值
年金险是一种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用阶段的方式解决长久问题、用当下的方式解决未来问题、用体面的方式解决尊严问题的金融工具。它可以帮助退休人群打造“终身现金流”,为老年生活补血,建立“照护资金池”,解不时之需。
三、养老三阶段预算规划:科学规划,乐享无忧
(一)活力养老(60岁-70岁)
活力养老阶段,退休人群有大量可支配时间,可以帮子女带孩子,或拾起年轻时的兴趣爱好,如舞蹈、唱歌、乐器、摄影等。可以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例如全国游玩等。这一阶段的预算规划可以包括:
旅行基金:每年规划一定的旅行预算,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美食基金:享受美食,提升生活品质。
老年大学:学习新的技能或兴趣爱好。
家政服务:减轻家务负担,享受轻松生活。
医疗服务: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
(二)居家养老(70岁-85岁)
居家养老阶段,身体自由活动遇到困难,可能需要扶手、拐杖等辅助工具,需要家庭支持和社区服务等,期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检查或医疗费用等支出。这一阶段的预算规划可以包括:
适老化改造:对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安装扶手、防滑地砖、淋浴凳、消除地面高差等。
医疗服务: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关注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
家政服务:增加家政服务的频率,减轻家务负担。
紧急救助:安装紧急呼叫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三)高龄养老(85岁后)
高龄养老阶段,身体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别人照顾:子女照顾或请护工,而且可能需要长期照护。这一阶段的预算规划可以包括:
照护费用:根据各地的照护费用,规划足够的资金用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照护服务。
医疗服务:增加医疗费用预算,确保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紧急救助:确保紧急呼叫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获得帮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