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跌宕人生
刘欢唱:从头再来
手动翻页
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27岁的褚时健担任了云南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科长。31岁,被打为右派,带着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下农场参加劳动改造。51岁,担任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厂长,经过18年的努力,把该厂打造成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中国的名牌企业:红塔山集团。褚时健也成为中国烟草大王。18年的时间共为国家创税收991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改为17年);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5岁,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他也从“烟草大王”华丽转身变为“脐橙大王”。在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中,能有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从波峰跌倒谷底,而在耄耋之年又能咸鱼翻身,重塑辉煌的人,恐怕仅此一人。
褚时健的跌宕人生
在梳理过去几十年的传奇企业家时,褚时健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冲破中国烟草经营分离的格局,迅速在西南边陲崛起;跨进市场经济,身处财富漩涡中心,手握危险的权力;被判入狱时,十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上书为他请愿;保外就医,以高龄之躯、戴罪之身上哀牢山再创业。网易财经梳理褚时健的人生起落,重现这名传奇企业家的跌宕人生。
1927年腊月,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市华宁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他的两个哥哥先后夭折,父母有些紧张,于是搬离祖宅,来到人烟稀少的铁路边上,褚时健每天上下学都要顺着这条铁路走。后来褚时健回忆自己在铁路边度过的童年:“铁路是法国人修建并经营的,他们雇一些当地人维护铁路,这里工人的工资是当地人收入的几十倍,如果能在他们那里做工,日子就很好过。所以大家争着来这里做工。”这对年幼褚时健的触动是:“要把书读好才行!”
褚时健做企业的最早经历是在“文革”时期,就在橙园山脚下的小镇上,他担任过嘎洒糖厂的厂长。褚时健如此描述这段历史:“我这个厂长是戴罪之身,‘摘帽右派’。打个比方,‘右派帽子’挂墙上,检查的人来了,就给我戴上;批斗我了,就戴着帽子走个过场。厂里有两路造反派互相打,他们都不舍得往死里整我。整个云南的糖厂都亏损,我那个镇办小厂一年盈利30多万元呢。”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