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财富保障与传承的优质选择
一、引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对于财富的保障、增值以及传承有着日益强烈的需求。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作为一款应市场需求而生的保险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适应了保险行业预定利率调整的大趋势,还为不同客群提供了多样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二、产品背景:预定利率调整下的产物
(一)预定利率调整历程
近年来,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不断受到政策调整。从2019年开始,年金保险评估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至3.5%,到2023年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降至3.0%,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演示利率最高可达4.5%。2024年,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2025年更是建立了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各类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如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由2.5%调整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由2.0%调整为1.75%等。
(二)分红险的发展态势
尽管预定利率不断调整,但分红险呈现出增速和占比双提升的态势。在2024年10月 - 2025年2月期间,某国有行新增代销保险产品百余款,其中分红险占比最多,约为43%。这一趋势表明分红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
三、产品介绍
(一)产品形态
投保相关信息
投保年龄为出生满28天 - 70周岁(含),保险期间为终身。交费方式有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多种选择,起售金额趸交10000元起,期交3000元起,以千元递增。
保险责任
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身故或全残保险金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和缴费情况有所不同。在等待期(180日)内,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以外的原因导致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退还累计已交保险费,保险合同终止;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或全残的无等待期。若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发生身故或全残,18周岁前(不含18周岁)按已交保费和现金价值中金额较大者给付;18周岁后(含18周岁)则根据不同的缴费节点和年龄按现金价值、已交保费的一定比例、年度基本保险金额等中金额最大者给付,其中“累计已交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如18周岁(含)至41周岁(含)为160%,42周岁(含)至61周岁(含)为140%,62周岁及以上为120%。
年度基本保险金额自第二个保单年度起,每一保单年度为上一保单年度对应的年度基本保险金额的101.75%。
责任免除
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被保险人故意自伤,或自保险合同成立或者保险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2年内自杀(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导致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的,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会根据不同情况退还现金价值并终止合同。
(二)产品优势
保额逐年增长
自第二个保单年度起,年度基本保险金额按照上一保单年度的101.75%增长,增长基数是投保时确定的基本保险金额(减保时增长比例不变),起始时间为第二个保单年度,终身保障期间持续增长。例如,假设初始基本保险金额为100万元,经过一定年限后会有相应的增长,10年末较前增长17万元左右,20年末增长22万元左右等,这种增长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不断提升的保障额度。
乐享浮动分红
有机会享受红利,领取方式可选现金领取、累积生息或抵交保费。在临时支出需求时,现金领取可补充资金;对于长期品质生活需求客户,累积生息可作为资金补充,退休后领取或按需领取;应对资金紧张时,红利抵交保费可减少当期现金支出,缓解缴费压力,同时不影响保额增长与保障权益。不过,未来的保单红利为非保证利益,红利分配不确定,某些年度红利可能为零。
优享财富传承
对于18周岁及以上身故或全残保险金至少为已交保费的1.2倍,财富精准传承。受益份额可约定,直接锁定传承目标,受益人可变更,适配家庭结构变化,年度基本保险金额按年增长带动传承金提升,责任免除仅3条,范围清晰。既提供身后传承确定的身故保险金,生前传承可领取浮动的分红,保障更全面。
交费期限多选
趸交适合不爱繁琐、希望一次性缴费获得长期保障且不喜长期缴费压力的客户;3年交、5年交属于中期交,适合有明确中长期规划的客户,也可让不希望交费压力过大的客户分散交费压力;10年交属于长期交,适合缴费门槛低、适配年轻客户或是有长期负债、每月固定支出较多无法承担短期大额保费的客户。
(三)投保须知
等待期与犹豫期
等待期为180日,在此期间被保险人因非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或全残有特殊处理方式。犹豫期为15日,犹豫期后解除保险合同可能会遭受一定损失,保险公司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投保人退还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与如实告知义务
现金价值是保险合同所具有的价值,通常体现为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退还的那部分金额。投保人还有如实告知义务,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四、客群案例
(一)年轻成长型客群(以国女士为例)
客群画像
职业身份以中产阶级客户为主,如企业员工、中层管理者等,家庭结构已婚且子女多为教育阶段,背负房贷/车贷等中长期负债,家庭责任重。财务情况是有较大额可支配资金但易被短期消费占用,缺乏强制机制,财富偏好保守至中等,投资经验较丰富但需要投教,信任银行推荐,目标难落地,短期消费挤压长期资金,存在“保”“增”难兼顾的问题,同时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
营销话术与产品推荐
银行理财经理可以从国女士规划家庭开支、关心子女教育等话题切入,激发其需求,推荐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例如建议五年期交费,年交保费10万元,该产品能够在波动时代实现年度基本保险金额稳健增长,还可给予保司经营成果带来的分红(分红不确定),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利益演示表显示,在不同保单年度末,现金价值、身故保险金等都有相应的数据体现,虽然分红为非保证利益,但产品具有保证利益可量化等特点。
(二)中年规划型客群(以华先生为例)
客群画像
以企业主为代表的高净值人群,企业进入稳定期或传承期,个人精力转向家庭资产保全。家庭结构多为子女处于不同成长阶段,有的还在成长教育期、有的已准备接班等,财务情况是可传承家庭资产大、类型多,尚未与企业资产隔离,财富偏好重视资产安全性与传承确定性,对短期收益不敏感,更关注长期传承效果,存在家企易混同、传承份额模糊、传统传承流程长、财富隐私泄露等问题。
营销话术与产品推荐
理财经理可以从企业主担心企业资金周转影响孩子传承资金、孩子间资金分配矛盾等话题切入,推荐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该产品身故保障可指定受益人、受益份额,精准传承,还可通过领取浮动分红满足不同需求。以华先生55周岁,3年交,年交保费100万元为例,利益演示表展示了不同保单年度末的现金价值、身故保险金等数据,虽然分红不确定,但产品能为财富传承提供保障。
五、运营规则
(一)基本规则
起售金额、交费方式等
趸交最低保费为1万元,期交起售最低保费为3000元;趸交、期交保费均以千元递增。
投被保险人关系
手工单、国华e保接受投保人为父母、配偶、子女及本人投保,超出的需转人工核保;银保通柜面接受投保人为父母、配偶、子女及本人投保,超出的需转非实时;银保通非柜面(掌银、网银、自助终端等银行线上)接受投保人为本人及未成年子女投保。
累计风险保额等限定
本险种与部分险种一起累计寿险风险保额,不与其他险种一起累计,不做职业加费,无健康加费,EM≤150标准体承保,EM >150拒保。
面核要求与体检情况
对达到体检标准的客户、高龄客户(按相关规定执行)、核保人员认为有较大风险的客户需进行面核。被保险人累计应交保费超过标准时需体检。
(二)减保规则
保险合同生效满五年后且合同有效期内,可申请并经保险公司审核同意后减少保险合同的年度基本保险金额(减保),同一保单年度内累计申请减少的基本保险金额之和不得超过保险合同生效时基本保险金额的20%,减保后的保险合同保险费不得低于保险公司规定的最低限额。
六、产品意义与消费者提示
(一)产品意义
对客户
为客户提供了财富保障、增值和传承的综合解决方案。在保障方面,为被保险人的身故和全残提供保障,且保障额度随着年龄和缴费情况合理调整。在增值方面,保额逐年增长和浮动分红为客户的财富增长提供了机会。在传承方面,精准的传承功能满足了客户对家庭财富传承的需求。
对银行和队伍
对于银行来说,可与银行产品形成互补,打造“短期 + 中长期”的全周期资产配置方案,提升客户粘性,降低获客成本,提升专业形象。对于销售队伍来说,产品条款友好性、易衔接讲解等特点有利于开展业务,红利通知互动等也为与客户互动提供了契机。
(二)消费者提示
客户应当在了解产品,听取金融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审慎决策,并承担风险。金融机构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的风险及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本产品为分红型保险产品,未来的保单红利为非保证利益,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在某些年度红利可能为零。
国华鸿瑞福终身寿险(分红型)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凭借其适应政策调整、多样化的产品优势、针对不同客群的解决方案以及合理的运营规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财富保障与传承的保险产品。但在选择该产品时,消费者也需要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风险,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决策。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