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行业转型叠加资产端走弱,板块延续调整趋势年初以来保险板块延续调整趋势。2020年以来,驱动寿险行业发展的各项基本面因素均在恶化,从负债端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持续大幅下滑,到资产端权益市场调整以及长端利率下行带来的投资端压力,行业经营承压。2022年1-10月申万保险指数累计跌幅达到27.26%小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在今年市场整体下跌的环境下表现出一定防御属性,跑出了小幅的相对收益。政策拐点显现,板块迎来强劲反弹。
11月以来伴随着地产和疫情防控政策拐点的出现,在行业资产端和负债端共同修复的预期下,保险板块迎来强劲反弹,11月以来自低点累计反弹29.90%,保险指数全年表现也实现逆转,大幅跑赢市场。板块内个股袭现分化,中国人寿领涨。年初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以下跌为主,其中中国人寿因基本面领先于同业更为抗跌,跌幅显著小于同业。1-10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累计跌幅分别为9.6%、24.3%、26.6%和36.7%。
进入11月以来保险板块大幅反弹,其中中国人寿表现出较强弹性,收复前十个月跌幅,全年累计涨幅达到26.2%,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弹性则偏弱,全年累计跌幅分别为1.5%、5.5%和18.6%。内外部多重因素叠加,行业负债端新单、NBV连续三年低迷近三年保险行业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承压在疫情反复、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保险消费场景及消费意愿,叠加代理人队伍调整的背景下,行业新单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增长乏力。中国2022年行业新单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延续承压状态。
2022年上半年4家上市险企合计新业务价值同比降幅为25.9%,新单保费受益于银保渠道以及储蓄险发力、整体表现优于新业务价值,同比微增1.5%,下半年疫情扰动仍在预计新单及新业务价值延续疲弱。2022年行业新单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延续承压状态。2022年上半年4家上市险企合计新业务价值同比降幅为25.9%,新单保费受益于银保渠道以及储蓄险发力、整体表现优于新业务价值,同比微增1.5%,下半年疫情扰动仍在预计新单及新业务价值延续疲弱。内部:重疾险大单品增长现颔势,银保渠道、储蓄险接力,但对价值芈形戍较大拖累。
重疾险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保障型产品,在2015-2020年间实现了连续六年高增长,同时由于其具有高价值率的特点,也驱动险企价值率持续提升。但进入2021年以来,受居民收入预期恶化、代理人大规模流失、重疾险受众群体趋于饱和、竟品惠民保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扰动,重疾险保费开始负增长,尽管行业通过积极发力银保渠道、储蓄型险种弥补保费收入的下滑,但行业价值率仍受到较大幅度拖累,各家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率分别降至28.5%、25.7%、10.7%和6.6%,相较高点降幅分别达到19.4、21.6、33.0以及41.3个百分点。权益市场低迷叠加长端利率下行,行业投资端表现承压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
在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以及偏弱的经济基本面下,2022年长端利率位于低位宽幅震荡,区间为2.58%-2.92%,险企固收类资产的配置面临一定压力,受此影响部分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出现下滑,2022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净投资收益率相较2021年降幅分别为0.6、0.2、0.7个百分点。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也出现大幅下降。受权益市场调整影响,2022年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相较2021年降幅分别达到1.8、0.8、1.7、0.9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水平分别为3.9%、4.2%、4.2%、3.1%,也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并对险企业绩形成一定拖累。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