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负债端增长放缓,利润分化显著
引言:利率波动与准则调整下的行业分化
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在债券市场利率上行、权益市场震荡及新会计准则(IFRS9)实施的多重压力下,呈现“负债端韧性显现、资产端利润分化”的显著特征。上市险企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化加剧:新华保险、中国人保营收同比+26.1%/+12.8%,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营收分别承压至-5.2%/-8.9%;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呈现“两升三降”格局,中国人寿(+39.5%)、中国人保(+43.4%)逆势增长,中国平安(-26.4%)、太保(-18.1%)短期承压。
一、负债端:寿险产品转型深化,财险成本管控显效
1. 寿险:NBV高增与渠道转型并行
新业务价值逆势增长,产品结构优化是核心:
上市险企通过提升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对冲利率下行压力。一季度,平安寿险NBV同比+34.9%,新华保险(可比口径)+67.9%,人保寿险+31.5%。其中,新华分红险保费同比+40%,推动负债成本率下降0.3pct;平安通过“保证收益+浮动分红”模式,传统险预定利率降至2.5%,增量负债成本可控。
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个险提质增效:新华“XIN一代”营销团队月均绩优人力产能翻倍,平安代理人规模环比+2.3%,人均期交保费同比+18%。
银保爆发式增长:太保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同比+107.8%,新华银保长险首年保费增长168.2%,成为新单增长核心引擎。
2. 财险:保费稳增与COR优化共振
车险与非车险双轮驱动:
车险保费同比+3.2%(人保+7.1%),非车险增速分化(平安农险+23%、太保健康险+15%)。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提升至22%(人保),依托UBI技术差异化定价,COR较传统车险低0.8pct。
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
受益于自然灾害损失减少(一季度台风赔付同比-32%)及费用管控强化,人保财险COR同比-3.4pct至94.5%,平安财险-3.0pct至96.6%,太保财险-0.7pct至97.4%。
二、资产端:投资收益分化,负债成本压力显现
1. 投资收益波动加剧,险企策略分化
公允价值变动拖累利润:
1Q25上市险企投资类收益(利息+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同比下降9.6%。新华保险(+44.3%)、中国人保(+67.2%)受益于权益市场低位加仓及固收灵活交易;平安(-26.4%)、太保(-18.1%)因债市利率波动导致FVOCI债券浮盈缩水。
净投资收益率韧性凸显:
人保、新华净投资收益率分别达3.2%、2.8%,同比持平或微降,反映非标资产与存款利息收入支撑。
2. 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凸显
利差损隐忧上升:
负债端折现率采用50天移动平均利率(下降24.9bps),而资产端时点利率上升13.8bps,导致OCI债券浮盈减少。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因长险久期匹配较好,受冲击较小;太保因债券持仓久期较长,浮亏压力更大。
净资产分化加剧:
1Q25净资产增速:新华+17%(投资浮盈驱动)、人保+3.9%(固收策略稳健)、国寿+4.5%(NBV贡献),而太保因权益投资亏损净资产-8.8%。
三、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配置逻辑:聚焦负债端弹性与资产端弹性标的
寿险优先:
高NBV弹性:新华保险(分红险放量+银保高增)、中国人寿(医疗险赔付优化+利率对冲)。
渠道转型标杆:中国太保(银保激增+个险提质)。
财险龙头:
中国财险(COR持续优化至94.5%+新能源车险领先)。
股息策略:
新华保险(高分红+权益弹性)、中国人寿(EV增长稳健)。
2. 风险警示
政策风险:银保“报行合一”执行力度超预期,或压制渠道利润率。
市场风险:若长端利率跌破2.5%,险企存量负债成本压力显性化。
经营风险:自然灾害频发或导致财险COR反弹,中小险企偿付能力承压。
结语:分化中寻机遇,转型中谋突破
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在利差损隐忧与渠道转型阵痛中,展现出负债端的结构性韧性。寿险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银保渠道崛起,对冲增长压力;财险依托成本管控与新能源车险突破,巩固盈利优势。资产端,投资能力分化倒逼险企提升大类资产配置效率,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升温。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与长端利率企稳,板块估值有望修复。投资者需紧握“产品升级+服务生态”主线,关注具备负债端弹性(新华、国寿)与资产端优势(人保、太保)的龙头标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