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22年4月14日,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癌症的发病与死亡率均居首位,有效预防与重视癌症发病,刻不容缓。
2022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预防理念,积极行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活动上,国家癌症中心给出了主要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在活动上指出,早期干预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对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而言,“早”就意味着机会,意味着生命。
肺癌高风险人群为40-74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1)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吸烟包年数=1天吸烟多少包(1包20支)×烟龄(年))(2)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3)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灰)至少1年;(5)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
胃癌高风险人群为40岁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一特征者:(1)感染幽门螺杆菌;(2)长期抽烟饮酒;(3)有胃癌家族史;(4)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5)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症状。胃癌高风险人群应接受1次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之后每2-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建议之后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为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特征者:(1)长期抽烟饮酒;(2)有食管癌家族史;(3)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 (4)喜烫食、腌渍、粗硬食物;5)有反复反酸、吞咽困难、食道内异物感、Barrett食管、食管炎或癌前病变等症状。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应接受1次内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之后每2-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建议之后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为40岁及以上人群,其中具有如下危险因素中的4项及以上者,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年龄高于50岁(年龄高于60岁记作两项危险因素);(2)男性;(3)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4)吸烟或曾经吸烟;(5)体质指数≥23。如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则直接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符合下列1、2和3任意条件的女性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1.具有遗传家族史,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1)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2)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3)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4)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1)月经初潮年龄≤12岁;(2)绝经年龄≥55岁;(3)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4)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5)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