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车金融行业分析:变革与机遇并存
一、行业概况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格局。目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总数为25家,其中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已被批复进入破产程序。这些公司主要为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由各汽车厂商发起设立,专注于为本品牌的经销商及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主要业务涵盖零售贷款、融资租赁和库存融资,其中零售贷款是核心业务,2024年末其余额占信贷总额的比重高达89.97%。融资租赁业务虽整体规模占比不高,但2024年规模增幅明显,成为部分公司信贷规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政策环境与监管加强
(一)政策支持与监管强化并行
2023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在风险管理、业务范围、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境外业务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汽车金融公司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规范性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其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的专业优势,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将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分为1—5级和S级,其中1—3级进一步细分为A、B两个档次。监管评级要素涵盖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科技管理等六个部分。这一评级办法的实施,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管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监管评级结果也成为监管机构制定及调整监管规划、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主要依据,以及业务分级分类监管的审慎性条件。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取消了自用传统动力汽车和自用新能源汽车的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限制。这一政策调整降低了消费者贷款购买自用汽车的首付门槛,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在需求,提振消费者直接购车或以旧换新购车的意愿,支持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汽车金融服务。同时,该通知也强调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持续完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抵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表明监管机构在支持、促进汽车贷款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保持对上述业务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政策影响分析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汽车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监管的加强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也为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动,汽车金融公司有望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市场竞争格局
(一)行业资产规模变化
近年来,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下行趋势,特别是在2024年,降幅较为明显。2022—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总体资产规模分别为9891.95亿元、9648.18亿元和8551.34亿元。这一变化与汽车行业整体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来自商业银行等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压力影响。
(二)市场竞争加剧
汽车金融公司能够得到股东或本品牌汽车厂商在客源、贴息、资金和风控系统等方面的支持,各个汽车金融公司之间通常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经营发展受各自厂商品牌的销量影响较大,业务开展存在一定局限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依托其资金成本优势以及广泛的渠道网点布局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成为汽车金融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且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车贷市场饱和度增加,汽车金融行业内市场竞争加剧,受其服务汽车品牌业务战略布局、销量表现等因素影响,各汽车金融公司经营情况亦产生一定分化,销量不佳的厂商品牌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三)行业内部差异
尽管汽车金融公司整体资产质量良好,拨备水平充足,对信用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强,但行业内部各公司间不良贷款水平存在差异。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65%,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水平。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主要与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部分客户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贷款风险暴露有关。同时,汽车金融公司平均拨备覆盖率为450.74%,面临的信用风险可控。
四、业务发展与创新
(一)融资租赁业务增长
融资租赁业务作为2023年修订发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开展的新增业务,虽然整体规模占比仍相对不高,但2024年规模增幅明显,已成为部分汽车金融公司信贷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这一业务的增长不仅为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选择。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在国家稳增长、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汽车金融公司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结合新车、二手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这些创新举措有助于提升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五、融资渠道与成本
(一)融资渠道多元化
汽车金融公司不断拓展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债券等长期负债渠道。2024年,共有14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了32单资产支持证券,总发行规模为1296.68亿元;共有6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了12单金融债券,发行债券本金合计178亿元。这些融资渠道的拓展有助于汽车金融公司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二)融资成本下降
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灵活、精准有效”的基调,央行通过小幅降准、定向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市场利率呈现下行走势的影响下,汽车金融公司整体融资成本有所下降。这一变化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更有利的融资环境,有助于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六、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信贷业务投放趋缓
2024年,汽车金融公司普遍出现业务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一现象主要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有关。信贷业务投放的趋缓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盈利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资产端利率下行
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贷款收益率下行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压力。2024年,部分汽车金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出现下滑,仅有少数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且增幅均不明显。
七、未来展望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汽车金融公司有望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推广。
(二)数字化转型加速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金融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三)行业整合与合作加强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内部分化,汽车金融公司之间的整合与合作将加强。通过整合资源、共享技术和经验,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八、结论
2025年,汽车金融行业将继续在变革中寻找机遇。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的加强将推动行业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使汽车金融公司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汽车金融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汽车金融公司需要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优化融资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