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负债端转型提速,资产端乘势慢牛
在宏观经济复苏与政策红利的双重推动下,2025 年的保险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初至今,A 股险企实现全线上涨,负债端转型加速推进,资产端在“慢牛”行情中积极布局,行业整体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一、行情复盘:A 股险企全线上涨,板块波动上涨特征明显
2025 年年初至 8 月 15 日,保险板块的行情呈现出显著的波动上涨特征。申万保险指数上涨 17.88%,这一涨幅显著跑赢了沪深 300 指数 7.88 个百分点,A 股险企实现了全线上涨。其中,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分别实现了 +35.21%、+16.49%、+13.58%、+12.73%、+0.95% 的区间涨幅。这一波行情的上涨主要得益于负债端压力的缓解、政策红利的释放以及板块自身的强β属性。
在年初,经济复苏的预期尚未完全明朗,沪深 300 等大盘指数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市场呈现出“价值防御 + 成长反弹”的分化格局,资金配置呈现出“哑铃结构”。春节期间,DeepSeek 的火爆出圈推动了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提升,年后科技板块持续爆发,市场资金显著向 AI、算力、半导体等成长性方向集中,推动沪指突破 3400 点。
进入 3 月,随着一季度临近尾声,年报披露季即将到来,加上监管对题材炒作的规范,资金开始从中小盘题材股向大盘权重切换。然而,4 月中美关税战的升级引发了市场的暴跌,市场风险偏好回落,保险板块也因此出现了大幅回撤。
5 月,《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让市场预期公募基金将加速回补欠配行业,叠加长端利率有所回升,保险板块开始走强。6 月中旬,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允许 8 家险企设立私募基金投资二级市场,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险资入市规模扩容的预期。
7 月末,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下调,普通型从 2.5% 降至 2.0%,这一举措大幅降低了保险行业的负债成本,有效缓解了利差损压力。8 月,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 H 股和中国人寿 H 股,险资互买提振了市场信心,与此同时,沪指站上 3800 点,保险板块凭借其强β属性强势上涨。
二、负债端:险企全面转型分红险,银保业务增长潜力巨大
在负债端,险企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险企全面转型分红险,预定利率的下调加速了分红险的转型进程。险资全面聚焦分红险布局,这有助于险企稳定保费规模、优化负债成本。在渠道结构方面,代理人规模继续收缩,行业聚焦队伍质态提升,推动代理人渠道向精英化、专业化转型,强化高价值业务的深耕能力。
与此同时,银保渠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废止“一对三”合作限制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化,头部险企加速布局银行网点资源,银保渠道逐步复苏。凭借银行网点资源和客户触达优势,银保渠道成为险企保费增长的新引擎,为规模与价值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分红险转型加速
预定利率的下调是推动分红险转型的重要因素。随着预定利率的降低,险企的负债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这为险企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分红险作为一种兼具保障和理财功能的产品,能够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向投保人分配红利,这种产品设计吸引了大量客户。险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分红险的推广力度,不仅稳定了保费规模,还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代理人渠道精英化转型
尽管代理人规模有所收缩,但行业更加注重队伍质态的提升。险企积极推动代理人渠道向精英化、专业化转型,通过加强培训、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提高代理人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精英化的代理人团队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提升高价值业务的销售能力,从而推动险企的高质量发展。
(三)银保渠道潜力释放
银保渠道的发展潜力巨大。废止“一对三”合作限制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头部险企加速布局银行网点资源。银行网点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销售能力,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险企能够更好地触达客户,推广保险产品。银保渠道的复苏为险企的保费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成为推动险企规模与价值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资产端:“慢牛”行情推动权益投资收益增长
在资产端,“慢牛”行情逐渐成为市场共识,险资权益收益弹性得到释放。保险资金规模快速增长,在“慢牛”行情与中长期入市政策的推动下,权益投资比例持续提升。险资通过增配股票、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深度布局权益市场,分享经济转型与市场上涨的红利。
(一)权益投资比例提升
随着“慢牛”行情的逐渐形成,险资的权益投资比例持续提升。险资通过增配股票、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方式,深度布局权益市场。高股息资产作为底仓,为险资提供了稳定的收益基础,而成长板块则增强了收益弹性。权益投资成为资产端收益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预计将持续增厚险企的投资收益、优化投资组合回报。
(二)政策支持险资入市
政策的支持也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有力保障。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相关政策,允许险企设立私募基金投资二级市场,直接刺激了险资入市规模的扩容预期。在政策的引导下,险资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资本市场,分享经济转型与市场上涨的红利,提升资产端的投资收益。
四、投资策略:给予行业“超配”评级
综合来看,当前保险行业处于“β属性驱动估值修复 + 负债端转型夯实根基 + 资产端权益发力提升收益”的多维共振期。截至 8 月 27 日,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 PEV 分别为 0.69、0.64、0.71 和 0.73,均位于 1 以下。从投资策略角度来看,给予保险行业“超配”评级。
在个股选择方面,建议关注资产端弹性较大的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综合能力稳健的中国太保(601601);以及负债端人力企稳、更受益于房地产政策的中国平安(601318)。这些公司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稳健的发展。
五、风险提示
尽管保险行业当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需关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首先,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银保渠道发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保费增速下滑。其次,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可能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最后,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可能导致新保单销售难度加大。
六、展望未来:保险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展望未来,保险行业将继续迎来发展机遇期。在宏观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保险行业作为经济的稳定器和社会的减震器,其重要性将日益凸显。随着负债端转型的加速推进和资产端权益投资收益的增长,保险行业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负债端,险企将继续深化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布局。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险企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资产端,险资将继续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分享经济转型与市场上涨的红利。通过优化投资组合,险企将不断提升资产端的投资收益,实现稳健发展。
总之,2025 年的保险行业在负债端转型和资产端权益投资的推动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尽管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但只要险企能够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