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时至今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力量。进入2023,一方面,受到疫情波动以及面对疫情后时代来临的冲击,中国消费市场面临增长挑战。另一方面,国家接连出台政策扩大内需,鼓励新型消费,引领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消费升级、模式创新的快车道,中国消费市场将迎来新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消费品与零售行业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调研,以期探索消费者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下及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消费理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从而对消费品与零售行业在可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帮助消费品和零售企业加深对消费者和市场的了解,探索新消费趋势,掌握赢得市场的密码。1.中国消费市场宏观展望中国消费市场长期充满韧性与活力,短期砥砺前行,步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长期看,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上涨,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主要拉动力量随着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中国消随着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丰沛活力,面对疫情的冲击,也表现出强劲韧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年间增长超过10倍,2019年首次突破40万亿元;尽管2020年由于消费受到疫情冲击呈现负增长,仍呈现高度韧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已经超过4亿人,并持续增长。二十年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2021年达到3.51万元,较2000年的0.37万元增长超过8倍。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其中,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同比实际增长7.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以来,中国居民人均储蓄率提升明显,短短3年间,由2019年的29.9%快速提升至2022年1-9月的35.3%,意味着消费市场的潜力依旧巨大,有待转化和释放。时至今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49%,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增速明显放缓并持续波动,从2021年上半年的双位数增长下滑至低位个位数,受主要城市受疫情冲击严重经济活动放缓影响,2022年4月下探至-11.1%,并于2022年10月和11月再次呈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2年期间下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并一直在低位徘徊,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经济和消费走势的谨慎态度。本次消费者调研显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奢侈品、娱乐玩具、烟酒等非生活必需品类消费意愿下降,超过4成的消费者表示过去一年内减少了奢侈品品类的消费,其中近2成表示消费减少幅度超过50%,同时有超过3成消费者表示过去一年减少了娱乐玩具和烟酒品类的消费。
同时,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家庭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类的消费意愿依然强劲,过去一年减少消费的消费者均不足15%,同时有超过3成的消费品表示过去一年增加了该品类消费。疫情影响消费者出门使用/出门少了减少对这类商品的需求以及消费观念变化是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超过20%的消费者将以上两点视为主要考量因素,而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认为其是排名前三的重要因素。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