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死模式与穿越模式
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
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地遇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呢?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经纠结半年了。
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每天大概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事花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这位女士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
等待成本:5h× 6× 30 = 900 h
如果她去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
穿越成本:(4h×3× 30)+(20h× 7)= 500 h
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
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
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
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
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
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
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
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
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
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刚创业,对自己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单子肯定就没有下文了。
比这个更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信心了。
我在一个聚会中间谈到了“等死模式”的故事。有个朋友听完后走出去,十分钟后满脸喜色地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
等待成本
身心俱疲
拿不到单
影响自己其他业务
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成本”
穿越成本
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
还有成功的可能
实在不成集中精力应付新单子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