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保险培训 > 辅导留存

保险论文论寿险代理人队伍的招募和留存9页.doc

  • 更新时间:2012-01-03
  • 资料大小:36K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文字内容:

一个大学生即便是营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绝对没有人会这样说:“个人代理人是我的梦寐以求的职业,我将将这个职业进行到底,终生不渝。”为什么?原因就在于这个职业不“养人”,不能为你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没有底薪不能解决你在业务低迷的时候的“糊口”问题,再加上各保险公司急功近利的培训和管理方式,草草几天的新人培训后就把新兵当作老将使,成天施压加码,不管什么业务挖到篮子里就是菜,挖不来就立马淘汰。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下,还有什么专业化经营可谈?大家谁还敢到营销队伍里来?

一、寿险代理人队伍的建设的不良现状分析

这样的数学应用题大家都不会陌生:“单开进水阀,四小时可以把水池放满;单开出水阀,五小时可以把水池放空。现同时开两阀,多久能把水池放满?”是二十小时,五倍于单开进水阀的时间!姜昆曾在相声中调侃:“你说这是谁想出来的,这得多浪费国家的水资源啊!”现阶段的中国寿险营销,正遇到了“水阀效应”。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保险营销员总体流失率每年高于50%,且首年流失率高达80%。以XX寿险市场为例,自出现个险营销以来,总体从事营销的人员数量达到57.7万人。而截止2011年11月,寿险营销人力仅为   万人,留存率19.6%。谁都想有“规模”、多“精兵”,但“队伍难建”、“增员难”、“留存难”已成为业内共同的难题。除了社会心理、市场环境等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以外,保险公司主观原因也很重要:

 1、有规模未必有效益,没有规模一定没有效益。由于寿险营销机制是舶来品,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不能适应各地区域环境的情况,在上上下下都在谈下岗再就业的今天,只有保险公司天天喊增员,天天搞增员,这边增员了没有几天,随后过不了一段时间,纷纷流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使得培训部门主管们整天为增员及留存疲于奔命、事倍功半。目前业内通行的“人海战术”,普遍陷入了“增员——流失——增员”的流动性怪圈,由此引起的服务质量下降和保险社会形象受损,又反过来影响增员与留存,形成恶性循环,加大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大增员”,可能会带来一度的人丁昌盛和保费丰足,但并不能使公司本质上得到效益的提升,且随之而来的“大脱落”,使风光过后的退保问题、续收问题、投诉问题、理赔问题结踵而至,公司疲于应付,社会口碑急速下降。

   2、人多未必“精兵”多。照理说人力平台上去了,相应的绩优业务员数量也应增加。但现实情况是,格雷欣法则的“劣币驱良币定律”起着作用:如果片面依靠不加选择的“增员”来实施“人海战术”,造成公司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高素质及主流人才就不会愿意加盟,或即便加盟也不会长留。人员素质的整体下滑,又会导致公司不敢用正常的考核指标来考核队伍,以免人力的大量流失,从而使营销队伍素质继续下滑。大量低素质人员的存在使营销团队氛围变差,公司整体口碑下滑,展业难度增大,人均产能下降,社会高素质人群更难以或不愿加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情况下,“精兵”是很难留存的,更多情况下只能是营销人员低素质循环。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保险论文论寿险代理人队伍的招募和留存9页.doc"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