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作为中华传统饮食地位举足轻重。可你知道饺子的来历吗?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老还乡时,正值寒冬季节,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让弟子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用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直到后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甚至民间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南方的小伙伴儿们满脸问号:北方人怎么又双叒叕……吃饺子,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节日都吃饺子”这条真理——孔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没有醋的饺子—— 鲁迅,有资料记载,饺子起源东汉时期,为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创,那时张仲景为医治大量耳朵冻伤的百姓,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食疗,其实,现代医学也对饺子的营养性做了肯定,饺子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酸碱平衡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提问:如何能快速做出一桌得体的中华美食,回答:厨艺不精,包一桌饺子就行,饺子堪称集中华美食之精髓的最快捷美食,肉馅、素馅、甚至是水果馅、干果馅,山珍海味亦或是山野小吃,饺子最方便你就地取材,动手足食,还能够提前包好放入冰箱以备不时之“吃”,也算是非常适合当前疾速的都市生活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想想除夕夜阖家团坐说说笑笑包饺子,想想迎接春节第一缕曙光热热闹闹吃饺子,我想这就是团圆的美好滋味,饺子这种呆萌的美食,不光滋味好,颜值也高饺子像一个个小元宝,让人赏心悦目,见之食欲全开,除了满足“眼”欲,饺子还能满足你的趣味需求,将硬币、糖、枣和糕等包进饺子里,吃到的人能获得甜甜蜜蜜的好彩头。对于很多北方人,饺子就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节日跟家人围在一桌包饺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是年少时温暖的记忆。无论节气时吃饺子的原因是什么都无需追究,因为归根结底,真正想吃的不是饺子,而是家的味道。当一种食物变成一种感情的寄托,无论它口感如何、制作工艺如何,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饺子就是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需要承载,那今天就为您带来承载情怀的道具——饺子盘。
话术:王姐,您好!最近挺好的吧!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于我工作的支持。这不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包饺子啦,我给您准备了两套不锈钢饺子盘,美观又大方。您看您什么时间方便给您送过来,周四还是周六?王姐,这不快过年了吗,今天专程过来给您和您的家人送礼物啦!特别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于我工作的支持,这个饺子盘大方实用又美观,可拆蒸片,沥水沥油设计,不管是煮饺子,洗水果,炸丸子的必备之选!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