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01: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0.6,处于评价基准的第三级?,即“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水平处于基础水平”,总体上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经济转型与城镇化等)相适应。但是,面对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紧迫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来看,商业健康保险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本次指数研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健康类和保障类)和三个层面(认知度、充足度和规划度)。通过分析发现,健康类指标得分普遍高于保障类指标,认知度、充足度和规划度依次降低。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保障的重视程度相对偏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个人对健康或保障的重视程度高却并不意味着会付诸实际行动,而且差异较为明显。因此,要想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水平,国家和社会各界必须在继续采取措施提升人们健康水平的同时,着力引导人们重视商业保险,把商业保险纳入个人的全面健康保障计划之中,完善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鼓励人们采取行动。要点02: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呈现从东到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我国人均收入、人均GDP的分布趋势较为一致。
分析各区域和各城市总指数发现,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指数较高,其中,华东地区在7个区域中得分最高(61.8),而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指数较低,东北地区得分最低(58.9),大体上与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吻合。评价基准:第一级高层次水平90(含)-100分;第二级较高层次水平80(含)-90分;第三级基础水平60(含)-80分;第四级较低层次水平40(含)-60分;最五级低层次水平0(含)-40分报告要点报告要点—指数聚焦,报告要点—指数聚焦,要点03健康方面,国人的认知度高,但行动和规划仍有欠缺。健康类指标均处于基础水平,其中,代表健康知识和意识水平的健康认知度得分最高(78.3),代表自评健康结果的健康充足度得分次之(73.7),代表健康行为的健康规划度得分最低(69.5)。一方面,可能因为居民自认为健康状况良好,不需要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居民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健康行动。因此,在健康方面,应多鼓励居民采取行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得分较低。相关数据显示,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支持指标得分较低。这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则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健康,二则心理健康也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加强社会教育和引导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调节机制,以及增加特定商业保险的开发和供给。要点04: 保障方面,国人的认知度低,行动和规划亦不足。保障类指标均处于较低层次水平,代表保障知识和意识水平的保障认知度得分最高(55.0),代表保障结果的保障充足度得分次之(52.0),代表保障行为的保障规划度得分最低(48.3)。一方面,可能是居民对于健康风险认知不够,认为不需要保障;另一方面,可能是居民认为现在拥有的社会医疗保险、现金准备等能够满足保障需求,不需要额外的商业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