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成为43.9%的居民最偏爱的投资方式之一前言 中国人民银行4月3日最新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根据对全国50个城市储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1]“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 [2]“基金信托产品” [3]“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3.9%、21.5%和15.3%。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每季在全国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储户,全国共20000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储户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储蓄及负债情况、消费情况、储户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收入感受指数方面, 15.9%的居民认为收入 “增加”, 69.7%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 14.5%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就业感受指数方面,本季就业感受指数为39.9%。其中,13.2%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5.6%的居民认为“一般”,41.2%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物价和房价预期方面,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58.6%。
对下季房价,18.5%的居民预期“上涨”,54.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4%的居民预期“下降”。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18.8%。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3.9%、21.5%和15.3%。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28.4%)、医疗保健 (27.6%)、旅游(24.0%)、社交文化和娱乐(19.9%)、大额商品(18.9%)、购房 (17.5%)、保险(14.1%)。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件事:罗湖社保局的全体工作人员集体投保了商业保险。
记者了解后发现,原来他们每天都在为别人办理各种社保的医疗报销事宜,发现如今的重大疾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社保所能承担的医疗费用真的很有限,因此导致了他们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危机感。不只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保险作为对抗健康风险的金融工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尤其是年轻人,央视财经发布了一份《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从青年人消费观、消费热点、消费预期、消费模式等维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出乎意料的是,在诸多消费项中,买保险居然也登榜了!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在浙江电视台《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采访里,很多人表示,体检前就买好保险了,就怕体检出现问题,保险都买不了了。
90后的保险观念相对早熟、趋向理性。《90后保险态度报告》提出,未来几年,90后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买保险的初心是什么?这些买了保险90后回答很现实:”买保险后,我终于敢看体检报告了““能让自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单身。”“孤身拼搏于大城市,我不是买保险,我只是想买一份安全感。”“如果不幸生病,希望不会拖垮一家人。”《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发现,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并且自主筛选能力强,购买决策比80后平均快3.6天,特别是二三线区域90后保民增长速度迅猛。90后人均持有4张保单,其中2.7张是健康险,其次依序是意外险、寿险和教育金保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