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退休潮扑面而来养老规划你准备好了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婴儿潮从去年开始到2050年,我们中国将经历三轮婴儿潮的退休,一波一波的退休,到2050年全部退休完毕,再坚持养老30年,这就是我们看到一个老龄化的趋势。而中国养老它又存在一个戴维斯双杀的模型,它是少子化和老龄化叠加的,它和有很多借鉴意义的国家和地区不同。例如美国用了80年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新加坡到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GDP1万美金,到超级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GDP4万美金。
我们中国进到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GDP4000美金,即使到今天我们即将进到深度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GDP才刚刚过1万美金看看日本、瑞士、德国、英国、美国、法国也已经变了。这说明啥?说明我们中国的老龄化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老得特别的快,第二个就是未富先老。少子,又加重了老龄化的问题,退休延迟是一定的事情了。到2031年退休年龄会到67岁;英国到2028年女性67岁退休,到2046年男性68岁退休;美国目前退休年龄66岁,到2027年要渐进式的延迟到67岁。
中国我们是不是已经基本确定了延迟到65岁了?德国现在退休年龄是65岁8个月“因为爸爸反对家里养狗,所以决定把狗送到乡下,但狗狗实在太可爱,不忍心送到乡下去,最后我们决定,把狗狗留下,把爸爸送乡下。”3:1没有想到老年生活的假想敌居然是狗。所以想一想,如果未来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怎么办?第一步要建立养老意识,第二步规划养老资源,第三步要构建养老的资产。什么叫养老的意识?我们要知道养老规划错配的因素是什么?是规划不够久。我们原来以为我们能活过78就不错了,现在发现平均寿命80多,总量不够用,我们规划的总量是800万,发现到中间用完了,总量不够。
用时拿不出,你用股票准备养老金,结果你60岁退休的时候赶上一个历史最低点,你舍不得卖,因为卖掉就割肉了,你死磕,你能磕那么久吗?用时拿不出,还包括像房子,这就是我们养老规划错配的因素。我们现在很多人是20岁开始工作到55、60,他工作了40年,养老十几年,他用的是时间杠杆,我多工作时间养少工作的老,他用这个杠杆去养老。未来我们百岁人生,我们可能工作时间还要延长到40多年,但我们养老可能也要养40年,所以未来你的工作时间跟养老时间是1:1的,你没有时间杠杆,你就只能提前去做财务的杠杆。
我们从时间杠杆会切换到财务杠杆对养老金储备的方式会有一个转变你要在年轻时准备钱,用财务的杠杆在未来给你释放出一笔钱,做现金流的补偿。一个40岁的人现在一个月的消费是1万块,一年12万。他计划65岁退休,按照当前月消费水平1万块规划到85岁的话,按照通胀3%来计算,我们算了一个总数,未来规划养老期间,养老金的总额需求就是700万。我们打个比方已经可以预判到,在65岁的时候需要700万的养老资产,下一步就是去哪里搞了700万了。那养老资产的基本属性是安全属性,养老金不能亏,它有刚性保本、要有固定的收益。
它有年金的属性,它要定额定频定时,要的不是一笔现金,要是持续的现金流,而且要跟生命周期等长,就只能放下当前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需求,用时间去换空间,获得养老周期中,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兼顾。它有复利属性,因为它要抵御通胀,它有时间的价值。在单一时间点是不可能兼顾的。当下想实现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的兼顾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愿意在现在牺牲其中的一部分,换未来的兼顾就是有可能的,一定要有取舍。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