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较火的短期健康险种主要有意外医(如:疗百万医疗险)、重疾、住院津贴等险种,涵盖面较广。一位险企人士指出,目前,很多短期健康险产品在设计时没有严格遵守精算原则,盲目跟风设计。一些产品卖得好就卖,卖不好就停售。一些短期健康险产品无限扩大保障范围。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当在保险条款中对保险期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费缴纳方式、等待期设置、宽限期设置、保险金额、免赔额、赔付比例等进行清晰、明确、无歧义的表述。
新通知的背景目的是什么呢?从整体来看,通知旨在规范短期健康保险的产品销售、运营以及定价,增加产品透明度,。从产品设计到销售、再到后期理赔均设置了“门槛”,为短期健康险“立规矩”,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还可从源头降低险企经营风险。银保监会作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国家监督机构,严格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作为国家风险防范的重要防线,给予行业重要指引。而目前,一些短期健康险产品在设计时没有严格遵守精算原则,盲目跟风设计。一些产品卖得好就卖,卖不好就停售。一些短期健康险产品无限扩大保障范围。对于整个保险行业来说是一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不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新通知拟规定内容,在产品保额、免赔额规范方面,该《通知》拟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医疗费用实际发生水平、理赔经验数据等因素,合理确定短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免赔额、赔付比例和保险金额等。保险公司不得设定严重背离理赔经验数据基础的、虚高的保险金额。而通常在市场上,保额在500万元、600万元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产品随处可见,可是消费者真能用得上如此多的保额吗?对此,一位保险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通常商业医疗险采用补偿性原则,即社保报销之后的剩余部分通过商业医疗险来报销,加之不少医疗险都有一定免赔额,扣除社保报销部分以及免赔额部分,除了一些重大疾病外,很多消费者是达不到500万元、600万元的报销额度的。
在规范停售方面,通知提出,保险公司不得随意停售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如果保险公司停售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应当将停售的具体原因、具体时间,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信息通过公司官网、销售渠道,以及报刊、即时通讯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披露告知保险消费者,并为已购买产品的保险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内继续提供保障服务,在保险期间届满时提供必要且合理的转保服务。保险公司主动停售保险产品的,应当至少在产品停售前15日披露相关信息。保险公司因产品设计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被监管机构责令叫停的,应当于监管叫停之日起3日内披露相关信息。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当及时清理注销。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产品进行重新销售的,应当向监管部门重新审批或备案保险产品。
新通知拟规定内容,在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定价、销售等方面,通知要求,短期健康险产品定价所使用的各项精算假设应以经验数据为基础,不得随意约定或与经营实际出现较大偏差。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主险产品的,不得强制要求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主险产品的同时,必须购买该公司其他产品。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附加险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保险消费者附加险所对应的主险产品情况,并由保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组合。在规范续保方面,通知拟明确,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非保证续保”条款。并且,《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 “连续投保”“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通知带来的新要求,《通知》旨在规范短期健康保险的产品销售,运营以及定价。增加产品的透明度,更大程度上避免侵害消费者利益,对于行业乱象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精准定价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当前的健康险市场主体谨慎考虑,如何具备专业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分析百万医疗未来航向,百万医疗火爆原因,百万医疗由于保障期限较短,所以相应的保费也较实惠,通常为几百元左右,而且缴纳方式通常为一次性缴清费用即可享受健康保障。可在线投保,免体检方便快捷;突破社保范围,可报销自费药;对重疾尤其是癌症的额外支付;保障范围广,报销比例高等优点,百万医疗往往具有保费实惠同时所提供的健康保障又较为全面的优势,所以它适合初入社会、经济实力一般同时身体健康状况又处于一生中最佳阶段的年轻人购买。因此,凭借低保费、高保额、购买便捷等特点,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一经推出便备受消费者追捧,成为近两年的“爆款”。百万医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抓手,然而,由于混淆连续投保与保证续保,上述险种也屡屡登上投诉榜,“ 万元“免赔额” 买时容易理赔难。“目前,健康险市场增长最快的两大险种百万医疗险和终身重疾险的产品费率已发展到极致。”一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如果继续一味低价竞争,市场会越做越小。相比前两年拼价格、拼免赔门槛、拼保额的狂热,从2019年开始,保险公司对百万医疗险的升级思路开始转向:细分人群,扩展医院范围,短期变长期,以及增加肿瘤特药责任或服务。百万医疗产品的出现是中国巨大保险市场需求的体现,但避免高度同质化、提升赔付流程管控,对于经营医疗险的保险公司来说,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打造健康管理闭环,管控能力前置或许才能打开健康险业务的新蓝海。目前龙头险企已经意识到增值服务的重要性,绿色通道、在线问诊、海外就医等增值服务逐渐成为抢夺健康险中高端用户的核心竞争要素。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