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需求激发——新时期保险营销员的核心竞争力
一、时代背景:从“人海战术”到“专家红利”
2024 年人身险原保费已达 4.3 万亿元,占行业总保费 75% 左右;与此同时,寿险代理人数量由 900 万骤降到不足 300 万,人均产能翻了三番。这一升一降,标志着中国保险市场正式迈进“专家红利”阶段:
客户越来越愿意为专业买单;
市场竞争越来越聚焦于“需求洞察”与“方案设计”;
谁能率先完成从推销员到家庭财务医生的身份切换,谁就能吃到下一波红利。
需求激发,正是这场转型的第一关。
二、需求激发的底层逻辑
先问“为什么”,再问“买什么”。
保险不是标准品,它是“延迟满足”与“风险对冲”的心理账户。只有先让客户意识到“不规划会有痛苦”,才会产生“用什么工具来止痛”的动机。
信任前置,信息后置。
在信息过载时代,客户不缺产品比对表,缺的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专业人士。需求激发的核心任务,是把“我想卖”变成“他想买”。
场景化、故事化、数字化。
场景化——把方案放进客户的生活脚本;
故事化——把枯燥数字变成可感知的悲欢离合;
数字化——用可验证的数据强化可信度。
三、五大典型场景需求激发全景脚本
(以下话术均已按“提问—共情—算账—给方案”四步结构拆解,营销员可根据客户性格自由取用)
场景一:工薪族强制储蓄
目标痛点:收入不低,却总是“年光”。
脚本示范:
① 提问:“你有没有算过,如果每月少刷两次短视频购物,一年能省多少钱?”
② 共情:“我表妹 92 年的,月薪 1.2 万,三年下来只存下 8000 块,她说最大的敌人不是收入,而是‘随时可花’的余额。”
③ 算账:现场在 A4 纸画三条曲线——余额宝(收益下行)、基金定投(波动大)、增额终身寿(保底 2.5% 复利)。让客户自己把手指放在 10 年节点,一目了然。
④ 给方案:“每月 2000 元,放进一个带身故杠杆的‘封闭钱包’,10 年后确定有 26.8 万,期间如果重疾还能翻倍赔付,相当于给自己开了‘强制储蓄 + 风险备用金’的双账户。”
场景二:宝妈宝爸教育金
目标痛点:教育支出刚性、时间刚性、金额不确定。
脚本示范:
① 提问:“如果孩子 18 岁考上纽约大学,每年 45 万学费,你是卖房还是卖股票?”
② 共情:“我闺蜜去年拿到哥大 offer,家里股票正好被套,最后把婚房租出去才凑够第一年学费,母女俩在机场抱头痛哭。”
③ 算账:列出国内本科 30 万、美本 200 万、英硕 120 万三档,并用 3% 通胀率拉 15 年 FV 值。
④ 给方案:“孩子 3 岁起,每年 5 万×10 年,放进增额终身寿,18 岁账户确定 72 万,可一次性取也可分 4 年减保,剩余继续复利增值,相当于给孩子开了一张终身 VIP 黑卡。”
场景三:高净值传承
目标痛点:资产形态多元、继承程序复杂、家庭潜在纠纷。
脚本示范:
① 提问:“如果百年之后,家人为了哪套房归谁把您留下的字画拿去拍卖,这是您想看到的吗?”
② 共情:讲述《曾国藩家书》里“不留银两与子孙,只留德与才”的典故,与客户一起朗读其家训。
③ 算账:用一张“传承资产四象限图”对比遗嘱、信托、保险、法定继承在“确定性、私密性、杠杆性、成本”四大维度的得分。
④ 给方案:“3000 万总保费拆成 3 年缴,设立 3 张不同被保险人的增额终身寿保单,配合公证遗嘱,实现‘身前掌控、身后免税、隔代精准传承’,并且三张保单可互为受益人,防止单点风险。”
场景四:养老补充
目标痛点:社保替代率不足、寿命延长、子女自顾不暇。
脚本示范:
① 提问:“您愿意 75 岁时每月多领 1 万,还是给子女留 100 万?”(让客户二选一,打破“养老靠孩子”的惯性思维)
② 共情:引用七普数据——2050 年 1 个缴费者养 1 个老人,“以后不是孩子不孝顺,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③ 算账:现场打开官方社保 APP,让客户看自己的“预测退休金”;再打开 IRR 计算器,把同样缴费放进商业养老年金,拉出 90 岁 IRR 4.2% 的曲线。
④ 给方案:“45 岁起每年 6 万×10 年,65 岁起每月领取 6800 元,活多久领多久,88 岁再领 10 倍保额祝寿金,把长寿风险反向卖给保险公司。”
场景五:中小企业主资产隔离
目标痛点:家企混同、债务连带、突发疾病或意外导致现金流断裂。
脚本示范:
① 提问:“如果明天银行抽贷,您个人名下哪部分资产是安全的?”
② 共情:讲 2023 年某餐饮连锁老板因疫情关店 80 家,法院查封其名下一套学区房的故事。
③ 算账:用“资产负债表”给客户现场勾出“灰色地带”资产,演示寿险保单在《保险法》第 23 条、第 34 条下的隔离效果。
④ 给方案:“每年企业利润 100 万中拿出 20 万做 5 年缴的增额终身寿,把‘企业主个人’变成‘保单持有人’,既锁定利润,又隔离风险,未来还能通过保单贷款盘活现金流。”
四、需求激发的动作分解与训练
信息收集 3F 模型
Family(家庭结构)、Finance(收支资产)、Future(愿景与担忧)。
实操:每次面谈前用 6 分钟填完一张 A4 信息采集卡,不准让客户填,营销员边聊边写,体现专业度。
提问技巧 3 级漏斗
开放式→聚焦式→封闭式,层层递进,防止一开始就把天聊死。
互动测试“1 分钟电梯演讲”
随机抽一个场景,营销员 60 秒内说清“痛点+后果+方案”,同事计时,超过 5 秒即淘汰。
异议处理“三明治”公式
认同—解释—反问。例:“您说先观望一下(认同),确实很多客户一开始也这么想(解释),如果 3 年后保费上涨 20%,咱们是不是更亏?(反问)”
训练工具
每周一次“场景剧本杀”,组内互换角色,客户、营销员、观察员打分;
建立“话术迭代库”,把每次客户的新异议整理成 FAQ,团队共创答案;
用 AI 语音助手做复盘,系统自动识别语速、情绪词、打断次数,生成雷达图。
五、长期关系构建的“三把钥匙”
每年一次“保单年检”——像医生体检一样,帮客户把家庭财务表层层拆解。
建立“家庭群”——把客户、配偶、成年子女拉进一个微信群,长期输出财经日历、理赔案例、教育资讯,形成专业陪伴。
打造“客户荣誉墙”——把理赔到账、子女升学、二次转介绍等高光时刻做成图文,在办公室滚动播放,让新客户一进门就感受到“结果导向”的氛围。
六、结语:需求激发不是话术,而是一种价值观
真正的需求激发,是让客户在轻松、被尊重的氛围里,看见未来的自己——那个更笃定、更从容、更幸福的自己。
2025 年,市场不再需要“卖保险的人”,而是呼唤“帮客户提前遇见未来”的财务建筑师。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左手专业,右手温度;
既能用数字说服,更能用故事点亮。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