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完成重疾核心病种的定义修订,年内对其他相关病种进行规范并适时发布,探索建立疾病定义管理长效机制。”2019年6月20日,对于市场颇为关心的重疾险定义修订工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给出了明确回答。
重疾病种定义和重疾表同时修订,甲状腺癌可能将不再获得100%赔付2006年,原保监会与保险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规定保险期间包含成年人阶段的保险产品,若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
2013年,原保监会组织全行业编制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结束了国内人身险行业没有疾病发生率表的历史,是重疾保险产品定价和法定准备金评估的依据。
但近年来:☞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人们消费需求多元化,越来越多重疾险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轻症给付、多次给付重疾等,这满足了消费者重疾保障的需求,但也给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造成一定困扰。
☞ 另一方面:每家公司的重疾险都不同,而疾病定义又非常专业,不读五年医学本科,根本看不懂,导致消费者在投保前需大量权衡,而不同公司的营销员也可能互相攻讦,误导消费者。这就急需条款通俗化、标准化。
☞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由于医疗技术发展,一些重疾在检出率和医疗费用上确实已不再是人们原来所认知的重疾了,甲状腺癌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检出率高、治疗费用低、患病客户在获得补偿之余可能会从中获益,这也与重疾给付类产品的设计初衷有所偏差,同时也会引来更多逆选择的客户。
据了解,2019年,中国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且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较大,已位居女性发病第4位!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占所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90%以上,预后最好,早期病人早手术治愈率高。这种常见的低度恶性甲状腺癌,其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费用大概在2万元左右。病人视情况或需要辅以激素治疗、碘治疗、残留病灶放射治疗等,如此治疗费用会增加,术后康复期通常在三个月左右,术后复发的概率非常低
目前,香港地区的重疾险也一般会把T1N0M0的甲状腺癌列为轻症,只能赔付基本保额的20%左右。(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占比小,其中未分化癌有“癌中之王”的恶名,这类型患者病情发展快,对以后的生命还是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内地的重疾险产品由于还没做具体区分,只要确诊甲状腺癌就可获得100%保额赔付。
此种情况下,定义高发轻症就成为了未来重疾险发展的趋势。修订建议中对重大疾病轻重程度做了区分,最终体现为上述必保疾病范围缩小。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对于承保重大疾病的选择可以仅包含恶性肿瘤(重度)、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度)、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以及终末期肾病。在上述必保范围之外,修改建议定义轻症,增加保障范围。
修订之后,新旧客户差异无法避免!毋庸置疑,将重疾定义进行修订是合理、必要的。重新修订重疾定义是为了重疾险更为规范,优化保障范围解释,减少理赔纠纷,定价更加公允,这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是一种双赢。
但至于修订之后对投保人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老客户与新客户差异无法避免,但总体不会影响客户获得保障的初衷。监管也会谨慎推进,比如未来可能会分步执行,先降到轻症,减少赔付比例,再逐步调整相应费率。
当然,不管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怎么改、价格怎么变,【投保需趁早】这一原则还是一定的!越早有保障越早安心!这一点,非常直白: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但如果知道自己随时都能拿出100万、200万去应对某一场大病、某一次意外,相对于每天担惊受怕,生怕有个万一,哪怕30万、50万都拿不出来的人是否会安心许多?要知道,一旦出事,如果没钱,遭罪的是自己、受苦的是家人!
越早买保险保费相对越低!以50万保额的重疾险为例:20岁买保险保终身,40岁买保险也是保终身,这样20岁就比40岁多保20年;而所交保费呢?20岁时是8020元/年,40岁时是15730元/年,20年缴费就相差15.42万!买保险,晚一年贵一年!想想看,是不是越年轻买越划算?
越早去投保承保越顺利!买保险最大的资本是年轻和健康,虽然有既往病史的人也不是不可以买保险,但毕竟要面临核保,可能延期、可能加费、可能除外责任、可能拒保等一系列风险,那么,为什么不趁非常健康的时候就把保险买了呢?
要知道,保险公司已与医院联网,可以调取电子病历的!此外,根据规定,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且保险公司的免体检上限除了与保额有关,还与年龄有关,一般来说,40岁是个坎儿,可能39岁时买60万不用体检。但是一过40,可能过30万就要体检。而一旦体检,哪怕很小的毛病就有可能惹来麻烦。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