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p> </p>
<div> 寿险代理人向客户展业之前,练习话术是一门<span>"必修课"。"话术"本身非贬义词,是寿险代理人展业时的谈话技巧,运用合理可以让客户迅速领会保险的必要性,了解产品特性,从而有效促成保险业务。然而在实践中,不少代理人却滥用话术,用一些听似合理,实则谬误的话迷惑客户,客户又一时难以看破,导致被误导。 </span></div>
<div> </div>
<div> 本文列举了一些经典的、隐蔽性很强的误导话术及案例,并作出分析,供读者参考。</div>
<div> </div>
<div> 类型一</div>
<div> </div>
<div> 以总收益<span>"唬"住客户</span></div>
<div> </div>
<div> 代理人甲向客户推荐一款分期给付两全分红保险。</div>
<div> </div>
<div> 该险种的基本情况是:<span>0岁男孩购买10万保额,20年缴费,每年需缴9670元。保险责任包括:1、如果88岁前身故,可领取当时的保险金额(如果不考虑红利,则为10万元);2、生存保险金。从5周岁起,每5年领取1.5万元现金;3、被保险人年满88周岁,可领取满期金(如果不考虑红利,则为10万元),保单终止。</span></div>
<div> </div>
<div> 简单来说,就是被保险人直到<span>88岁,每5周年可以领取1.5万元的生存保险金,另外在88周岁前身故或者生存到88岁,都可以领取至少10万元的保险金,88岁后保险责任终止。</span></div>
<div> </div>
<div> 在该产品中,每年还有一些红利,用于增加保险金额,但金额无法保证,不能确切描述,因此暂且不考虑。</div>
<div> </div>
<div> 经典误导话术:</div>
<div> </div>
<div> 代理人甲:<span>"您看,每年存不到1万元,每5年会产生利息15000元,20年后不用存钱,每5年照样可以领15000元,这个收益比银行利息高得多吧?小孩子投保这个险种,很好的!一个0岁小孩,到88岁,可以领25.5万利息,88岁还可以取回至少10万元,共领了35.5万,而本金还不到20万。更何况还有保险的功能呢!"</span></div>
<div> </div>
<div> 分析:</div>
<div> </div>
<div> 客户乍一听,可以至少<span>"赚"15.5万的收益,又兼有保障功能,何乐而不为?事实上,代理人的这番话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金钱的时间价值。</span></div>
<div> </div>
<div> 首先,缴费过程中就能领取生存金,也就是说在第<span>5年、10年、15年都领取都能到15000元,这绝对不能看成是利息,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相当于投保人少缴了部分保费。</span></div>
<div> </div>
<p> 另外,如果一个人从<span>0岁开始每年向银行存9670元,共存20年,按现在的银行利息计算,到88岁时,本息一共会有多少金额呢?经过测算,税后一共是160万余元!(现在存款的最高期限是5年,接下来有3年期、2年期和1年期的。那么第一年存的钱88年的收益率就是17个5年定期加1个3年定期;第二年存的钱87年的收益率是17个5年定期加1个2</span></p>
<p>猎杀寿险代理人的误导话术4页.do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