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偿二代来袭,险企何去何从
中国保监会于3月末召开了偿二代动员部署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偿二代的建成和实施是我国保险监管改革和保险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推出不亚于保险业的一场“革命”。“偿二代”监管体系将不再以保费规模论英雄,险企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能力、信息披露将面临监管部门和社会的双重监督,一些靠投机牟利的公司将无所遁形。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业务和产品结构。
偿二代拟于今年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对于提升资本和风险管理水平、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保险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着深远意义。
背景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历程
1980-1985年(萌芽极端)首次提出偿付概念,颁布第一部具有保险法性质的法规;
1995-2003年(确立阶段)正式引入“偿付能力额度”概念,出台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专门针对保险偿付能力监管颁布的正式的部门规章 ;
2003年-至今(完善阶段)实施新保险法,2012年提出用三至五年时间,形成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与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偿二代出台背景及框架简介
“新国十条”对保险业提出新时期的要求和目标;
偿一代无法支撑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
偿付能力改革具有“中国特色”;
偿二代下的风险分级和“三支柱”框架体系符合时代需求。
偿二代监管标准及优势
偿二代从规模导向转向以风险为导向;
偿二代更加科学地计量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偿二代对行业及公司的影响
偿二代对不断提升险企管理水平;
鼓励险企以创新方式开拓补充资本金的途径。
未来保险产品走向
权益类投资占比下降,难以支撑高收益率产品;
产品导向上更加鼓励保障型长期产品;
偿二代将加速产品市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