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早会经营 > 保险行业

保险Ⅱ行业专题报告净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和保单负债成本测算寿险公司的利差风险或可控16页.pdf

  • 更新时间:2025-09-05
  • 资料大小:995K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利差风险解析:数据测算与风险可控性验证

20259月,中国寿险行业正站在利率周期的关键节点。自2020年以来,六大上市保险集团(国寿、平安、太保、新华、人保、太平)的平均净投资收益率已从4.7%降至2024年的3.6%,而寿险公司“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的天然特征,使得利率下行对负债端准备金的增提压力远超资产端增值效应,市场对“利差损”(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成本)的担忧持续升温。然而,通过系统性数据测算与多维度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寿险行业的实际利差风险或被高估,优质险企已通过负债成本管控、资产负债匹配优化及权益投资对冲等策略,构建起风险缓冲垫。 

一、长端利率影响寿险公司净资产的三大路径:机制拆解与风险本质

要理解利率下行对寿险公司的影响,需从资产负债两端的核心矛盾出发。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本质是“用当前收取的保费(负债端)投资未来赔付与给付(资产端)”,其盈利依赖于“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的利差空间。当长端利率下行时,这一平衡被打破,具体通过三条路径传导至净资产:

 

1. 传统险:久期缺口下的“资产增值<负债增提”

 

传统险(如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的负债端久期通常长达10-15年(部分长期年金险甚至超过20年),而资产端以债券、非标等固收类资产为主,久期多在5-8年。利率下行时,债券价格上升(资产端增值),但负债端的准备金评估需按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重新计算——由于负债久期更长,利率下行会导致未来赔付支出的现值大幅增加(负债端增提)。例如,若10年期国债利率从3.5%降至2.5%10年期传统险的责任准备金需增提约8%-10%。由于资产端久期更短,其增值幅度(如债券价格涨幅约为久期×利率变动,即8×(-1%)=-8%,但实际应计利息收入会部分抵消)通常小于负债端增提幅度,最终导致净资产缩水。

 

2. VFA分红险:“跳跃函数”下的CSM缓冲与击穿风险

 

VFA(可变费用法)分红险是近年主流险种,其负债端评估引入“合同服务边际(CSM)”作为缓冲垫。CSM代表保险公司为履行未来保险责任而持有的“超额利润”,在利率下行初期,若CSM仍为正(即保单整体盈利),利率波动的影响将通过CSM的“跳跃式调整”吸收,不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或净资产。例如,当利率从3.5%降至2.5%时,若CSM50/份,可覆盖约2年的利率下行损失;但当利率持续下行至1.5%以下(极端情景),CSM可能被击穿转负,此时利率变动将直接计入当期“保险服务支出”,导致净利润与净资产大幅下滑。

 

3. 所有险种:终极利率的“长期兜底”与潜在冲击

 

为避免长期保单负债评估过度保守,监管规定传统险与分红险的评估利率在40年后采用“终极利率”(目前为4.5%)。这意味着,若长期利率持续低于4.5%(如降至2%-3%),40年后保单负债的折现率将从“前高后低”转为“恒定4.5%”,导致未来负债现值大幅上升(因折现率下降)。例如,一份保障期60年的终身寿险,若前20年评估利率为3.5%、后40年为4.5%,其负债现值为100元;若后40年终极利率降至3%,负债现值将升至115元,直接增加准备金并侵蚀净资产。

 

二、险企利率敏感性分化:太保、国寿压力可控,平安韧性凸显

由于资产端会计分类(如交易性金融资产vs持有至到期)、负债产品结构(储蓄险vs保障险占比)、债权投资久期(如太保长期国债持有量更高)及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新华部分产品保证利率较高)等差异,六大险企对利率下行的敏感度显著不同。通过2024年末“利率继续下行50BP(即10年期国债利率从1.68%降至1.18%)”的压力测试,我们发现:

 

太保与国寿:净资产降幅可控在7%-13.6%。太保因长期持有较多高评级长久期债券(如10年期以上国债占比超30%),资产端久期较长(约7.2年),部分对冲了负债久期缺口;同时,其传统险占比相对较低(2024年新单中传统险仅占35%),VFA分红险CSM缓冲垫较厚。压力测试下,太保净资产下降7%,主要来自存量高成本保单的准备金增提。国寿则受益于庞大的存量业务中“高预定利率保单已集中到期”(2019年前3.5%预定利率产品90%已满期),当前负债成本已降至2.4%,利率下行对其CSM的侵蚀有限,净资产降幅13.6%但绝对规模仍保持高位。

 

平安:风险敞口处于行业低位。平安的负债结构以“保障险+margin分红险”为主,新单中保障险占比超40%(高于行业25%的平均水平),而保障险的负债久期(约8-10年)与资产久期(约6-7年)的缺口较小。此外,平安通过“资负联动”策略(如将长期寿险资金匹配基建、养老社区等另类资产),将资产久期延长至6.5年(行业平均5.8年),有效降低了久期错配风险。压力测试下,其净资产仅下降5.2%,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新华与人保:需关注高成本存量负债。新华因2022-2023年储蓄险(如增额终身寿)新单占比超50%(预定利率3.5%),存量负债成本较高(2024年末约2.8%),压力测试下净资产下降10.8%;人保则因财险业务占比高(2024年财险净利润占比35%),寿险业务的利率敏感性被部分稀释,但寿险板块自身仍面临一定的久期缺口压力。

 

三、负债成本“双轮下行”:新单与存量的拐点正在临近

利差风险的核心是“投资收益率能否覆盖负债成本”。当前,寿险公司正通过“新单成本管控+存量成本出清”双轮驱动,推动利差空间修复。

 

1. 新单负债成本:预定利率下调驱动显著下行

 

2023-2024年,监管连续下调预定利率上限(传统险从3.5%2.5%,分红险从2.5%2.0%),直接推动新单负债成本下降。我们通过NBV(新业务价值)敏感性测试测算“打平负债成本”(即新单保费收入等于未来赔付与费用现值的临界利率),结果显示:

 

2021年(重疾险主导期):头部险企打平负债成本最低(约2.1%-2.3%),因重疾险的保障杠杆高、负债成本敏感度低;

 

2022-2023年(储蓄险爆发期):储蓄险新单占比超50%,其负债成本(3.0%-3.5%)拉高整体水平至2.6%-2.8%

 

2024年:随着预定利率下调落地,国寿、太保打平负债成本降至2.4%-2.5%(同比下降约50BP),新华因储蓄险占比仍高(45%),但通过提升银保渠道佣金效率,打平成本下降94BP2.98%

 

2025831日后:监管将再次下调预定利率(传统险或降至2.0%,分红险降至1.5%),预计2025年新单打平负债成本将进一步降至2.2%-2.4%,利差空间显著拓宽。

 

2. 存量负债成本:高成本保单“出清”拐点临近

 

存量保单的负债成本主要由历史高预定利率产品决定(如2019年前销售的3.5%预定利率终身寿险、2020年前的4.025%年金险)。这些产品的缴费期多为3-5年,因此2028年前后,高成本保费现金流将基本停止流入,存量负债成本将迎来“拐点”。我们通过VIF(有效业务价值)敏感性测试测算存量保单的打平负债成本:

 

2024年末,主要公司存量成本区间为2.2%-3.0%(新华因2021-2022年销售较多3.5%增额寿,存量成本最高约3.0%,国寿最低约2.2%);

 

2028年后,随着高成本保单占比降至10%以下(当前约25%),存量打平负债成本有望降至2.0%-2.5%,与届时新单成本形成“双低”格局,利差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险企已主动对冲利率风险。以新华为例,其2024年权益投资占比提升至22%(行业平均18%),通过增配高股息蓝筹股(如银行、公用事业)与成长型赛道(如新能源、AI),权益投资收益率达8.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影响。

 

四、结论与投资建议:利差风险可控,看好优质险企估值修复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寿险行业的利差风险被市场高估,核心逻辑如下:

 

1.极端情景下净资产韧性较强:即使在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1.18%的压力测试下,头部险企(如太保、国寿)净资产降幅仍可控在7%-13.6%,未触及“资不抵债”红线;

 

2.新单负债成本已进入下行通道:2024年新单打平成本较2023年下降50-94BP2025年后随预定利率再次下调,利差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3.存量成本拐点临近:2028年后高成本保单集中到期,叠加权益投资对冲策略(如新华),存量负债对利差的拖累将持续减弱。

 

基于此,我们维持保险行业“看好”评级,推荐三条主线:

 

资产负债久期匹配最优:中国人寿(负债久期10.2年,资产久期7.1年,缺口1.1年,行业最匹配);

 

综合金融抗风险能力强:中国平安(保险+银行+资管协同,权益投资能力突出);

 

权益对冲弹性最大:新华保险(权益占比22%,高股息+成长股配置均衡,2024年投资收益率领先行业)。

 

风险提示:保单销售不及预期(储蓄险需求回落);权益市场大幅下行(影响投资收益);长端利率继续极大幅度下行(突破1.0%);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如预定利率下调幅度超市场预期)。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保险Ⅱ行业专题报告净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和保单负债成本测算寿险公司的利差风险或可控16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