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5日电,随着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也将迎来再度调降。今日,保险业协会公布,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也随即公告,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5%下调至2.0%,投资型产品中,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将从2%调整为1.75%,万能险从1.5%调整至1.0%,人身险公司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业内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保险预定利率适时调整,有助于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这款保险产品就卖到7月底,以后产品收益率可能要下调,现在正是购买窗口期。”一家国有大行北京营业网点里,理财经理积极向客户推荐一款“交三保六”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随着7月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即将公布,与LPR紧密挂钩的人身保险产品如何定价,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利率下调预期下,新一轮人身保险利率下调事实上已经启幕:保险公司一边从新产品、队伍销售等方面准备切换;另一边销售人员抓紧窗口期拓展销售。
当一款治疗癌症的创新药年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上百万元,而患者自付比例接近50%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正遭受疾病磨难的患者,该如何负担这些承载生命希望的创新药物?《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162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约710亿元,覆盖44%;个人现金支付约786亿元,占比49%;商业健康险支出约124亿元,仅贡献7.7%。在“保基本”的定位下,医保基金对部分高值创新药的支付存在天然限制,个人负担过重与商保支付严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创新药发展的关键瓶颈。
当前,百万医疗险市场竞争白热化,行业陷入“比责任、拼价格”的困境。健康体医疗险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而更广泛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约4亿非标体人群常面临投保无门的困境,消费者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但现有产品多因低出险率、缺乏理赔体验导致客户获得感不足。供需失衡成为行业突出矛盾。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创新产品通过“免健告”“零免赔”等设计精准触达非标体人群,验证了痛点挖掘的市场潜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产品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6月份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激增”,路透社7月20日报道称,中国6月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量飙升至5月的7倍以上,这标志着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所需关键矿产的出口急剧回升。报道援引中国海关总署20日公布的数据称,6月份,全球最大稀土磁体生产国中国对美出口量激增至352.8吨,较5月份增长660%。《华尔街日报》20日也关注到这一数据情况,并称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已被证明是中美贸易谈判中一张强有力的王牌。
财联社7月21日电,今年以来,部分港美股投资者陆续接到当地税务局的补税通知,要求其境外投资收益按20%税率补缴税款。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一通知主要涉及一些“大户”,从前期各地税务部门公布的一些案例来看,需补缴的税款及滞纳金为十余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在此背景下,不少直接投资港股的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港股通渠道。目前港股通交易港股,在转让差价所得方面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有效期截止到2027年12月31日。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