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的“邪萌”=可爱+邪恶的冲突感,本质是对传统萌系审美的反叛,制造记忆点。
启示:
保险行业惯用“温暖、安全”的套路,能否反向设计一个**“暗黑系风险教育IP”**?比如用“丧尸病毒传播”类比家庭财务漏洞,用“末日生存游戏”让用户主动计算保额缺口——越反常识,越易传播。
Labubu的隐藏款(1/144概率)+限量联名+二手溢价,本质是把玩具变成“可炫耀的虚拟资产”。
启示:
保险可设计“稀缺权益”:如前100名投保用户解锁“全球顶级医疗资源绿通”,或缴费期内未出险客户获赠“限量版健康NFT徽章”(可交易、可展示)。稀缺的不是产品,而是“圈层身份”。
Z世代买Labubu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宣告**“我是反主流的收藏家”**。
启示:
保险代理人别再卖“保障功能”,而要卖**“人生剧本”**。比如:
“不婚主义者的养老Plan B”(对标孤独经济)
“宝妈的复仇储蓄计划”(对标女性觉醒)
“00后第一份退休投资”(对标FIRE运动)
产品只是道具,用户买的是“通过消费成为谁”。
盲盒的底层是斯金纳箱心理(随机奖励上瘾),但保险可以反向操作:
“健康闯关游戏”:用户每日步数达标解锁保费折扣,连续365天触发“隐藏款”奖励(如免费体检)。
“家庭财务剧本杀”:夫妻组队计算教育金、养老金缺口,通关后获得“抗风险勋章”(社交分享素材)。
让用户为“参与感”付费,而非为“产品”付费。
Labubu的爆发始于Lisa的“无意识种草”——比官方广告更具真实感。
启示:
保险行业可撬动小众KOL的“野生背书”:
找电竞选手分享“比赛受伤后如何用保险对冲职业生涯风险”;
找离婚律师科普“如何用保单隔离婚姻财产”;
找数字游民展示“全球医疗险如何覆盖巴厘岛冲浪骨折”。
真实场景>硬广,垂直信任>流量。
Labubu的下一步不是卖更多娃娃,而是成为Z世代精神图腾(类似Supreme的“叛逆”标签)。
启示:
保险品牌能否打造**“抗风险文化”**?比如:
“脆弱性艺术展”:用数据可视化展示“90后平均负债、重疾发生率”,让用户感知风险美学;
“末日生存俱乐部”:会员制社群,定期组织“断电48小时生存挑战”,强化品牌与“危机意识”的绑定。
当IP成为某种文化的“翻译器”,就能跨越周期。
Labubu的“邪萌”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踩中了Z世代对“真实世界虚伪滤镜”的反弹——越不完美,越真实。
保险的下一个机会,或许藏在**“对确定性幻觉的解构”**中:
“我们卖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教会你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活得嚣张。”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