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进入十月,保险业陆续开启 2025 年“开门红”,行业在产品结构、人力转型、渠道生态等方面仍具有一定调整空间,我们持续看好行业后续保费收入的规模增量。
国信非银观点:负债端方面,受“炒停售”等因素影响,引发市场对于短期内透支部分四季保险需求的担忧。我们预计“开门红”期间增量机遇或集中于组合型产品策略带来的增量保险需求挖掘,从而为险企资产配置贡献稳定需求。考虑到当前行业面临的养老、医疗、养康、储蓄等多元需求,叠加渠道及产品改革初见成效,我们预计 2025 年“开门红”期间保费同比增速约为 7%至 8%,对应 NBV 增速为 25%。资产端方面,展望 2025 年一季度,随着续期及新单保费规模的扩大和存量非标资产到期,预计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仍高,对应长债及高分红类资产(以 OCI 计量的资产)配置行情或将延续,险资资金配置窗口期或集中在 12 月末至一季度末。我们持续看好险资一季度配置诉求的延续,建议关注负债端具备头部优势的中国人寿及中国太保。 评论:
2023 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行业下调预定利率,在行业产品结构转型背景下,带动储蓄型保险快速放量,叠加“炒停售”等行为,引发市场对于 2025 年“开门红”需求透支的担忧。随着长端利率的快速下移及资本市场的震荡,险企资产端收益承压,为更好的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自 2023 年以来监管引导行业进入新的预定利率下调周期。在此背景下,险企加大对定价利率更为敏感的储蓄型保险的销售力度,短期“炒停售”带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的脉冲式增长,但客户保险需求的不断挖掘或透支部分 2025 年“开门红”期间的保费增量,为“开门红”带来一定挑战。结合当前行业面临的几大趋势,我们持续看好 2025年“开门红”的保费收入表现存款利率下调或将加大储蓄型保险吸引力。作为目前财富管理市场中唯一具有刚兑属性的产品,储蓄型保险在稳收益、长久期、可避税等方面仍具有绝对优势。随着近年来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将,利好包括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的销售,有利于明年一季度储蓄型保险需求的持续释放及保费的增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