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影响,上海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增强,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实现了“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经济发展质效趋优,新兴动能持续壮大。一是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6%。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全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40.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万家。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进文旅消费试点,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品牌经济。
加快经济数字化,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打造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拉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二是经济发展韧性增强,三大需求协同发力。举办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积极落实扩大投资“20条”和新基建“35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14.0%。外贸外资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6.5%;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为2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举办第二届“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其中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较快增长﹔网上商店零售额同比增长2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8.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1.80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元,同比增长8.0%,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恢复,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879元,同比增长14.9%,实现了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互促共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51万个,同比增加6.47万个,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以内。四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围绕“六稳六保”政策要求,全市“保供稳价”成效显著,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物价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原材料供需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2.1%和7.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深化。一是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稳步优化。2021年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长短期供求平衡,信贷结构稳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17.51亿元,较年初新增1810.49亿元;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3405.6亿元,较年初新增1027.45亿元;绿色贷款余额6041.01亿元,较年初新增1754.28亿元。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