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是以被保险人罹患合同约定的特定重大疾病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保险。重疾险的保额在投保时确定,后续不可更改,投保人所要缴纳的保费基于保额进行确定,所投保的保额越高,保费越贵。
从功能上看,医疗险主要侧重于治疗费用的补偿,而重疾险的赔偿金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作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二是弥补患者治疗期间的收入损失。
在1999年旧版的《精算规定》中,计算最低现金价值所使用的费用率是与产品报备时所使用的预定附加费用率一致的(有监管规定上限),而在2020年新版的《精算规定》中,则是按照银保监规定的数值进行计算。
根据银保监会的测算,由于现金价值参数的调整,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风险保障类产品的价格将下降3%~5%。
第一,对疾病定义进行了分级,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后遗症3种疾病有了重度和轻度之分,轻度甲状腺癌也在分级当中被划归为轻度恶性肿瘤,变成了一种轻症。
第二,拓展了“含轻症责任重疾险”必须包含的疾病种类,除了原先必须包含的6种主要高发重疾(严重恶性肿瘤、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严重慢性肾脏病),还必须要包含3种主要高发轻症(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第三,统一疾病定义由之前的25种重疾拓展至28种重疾和3种轻症。其中,3种新增的重疾包括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种新增的轻症包括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第四,优化了部分疾病的定义,拓展了保障范围,使赔付条件变得更加合理。第五,定义中的很多描述和术语使用更加统一、规范。
甲状腺癌在20~39岁的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大概占据了整体发病率的30~40%。这些甲状腺癌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轻度甲状腺癌。
有自媒体传“原位癌”要被剔除出重疾险的保障,原因是在新版《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原位癌”无论是在“严重恶性肿瘤”还是“轻度恶性肿瘤”都属于不在保障范围内的疾病。
但实际上,原位癌从来都不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没有出现在新版《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仅仅能说明协会并未对“原位癌”的定义做统一规范,并不代表未来这个疾病会被从重疾险的保障中剔除。
只有新版《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所提到的3种主要高发轻症(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才会被限制保额。该使用规范仍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后续很有可能会调整和修改(比如对总赔偿金额设定上限,而不对赔偿比例设置上限)。
新版重疾险的疾病定义会出现升级,条款要符合规范要求,部分轻症的保额可能会受限,首三年的现金价值会有较大幅度下降,重疾的理赔范围会收窄(高发的轻度甲状腺癌未来将无法获得重疾理赔)。
预计重疾险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下降,但不会特别明显,原因:1. 疾病发生率对终身型重疾险的定价影响有限;2. 部分疾病的定义有放宽,理赔概率会升高;3. 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的重疾险价格已经很低,未来赔付有较大风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