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某医生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位血管病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术前被告知大约需要放置4个支架。手术中,医生发现病情比预估的复杂,决定再加一个支架。听到医生的讨论,处于局麻状态的病人突然说:“大夫,求求您别放了,我只有4个支架的钱。”医生一惊,没想到患者在默默数着支架。于是,他安慰患者说:“不必担心费用,另外一个支架的钱由我们垫付,啥时有钱啥时还。”一个支架,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类似的故事,在医院并不罕见。很多患者为了治病,四处举债,节衣缩食。
我国虽已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基本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委托商业公司运作,对大病患者予以二次报销。但医疗保障水平仍总体偏低,城乡居民看病自付比例较高。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医疗保障水平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超越国情国力。既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切好。如果“蛋糕”做不大,分“蛋糕”没有余地;如果“蛋糕”分得不公平,再大的“蛋糕”也不够用。
或许,这时候,想更有底气、有尊严地“病有所医”,社保之外,还需备份商保!在发达国家,因病人参加了商业和社会医疗保险,费用基本由保险公司“买单”,所以他们看病只需考虑如何让患者受益,不必考虑经济因素。而在中国,医生除了看病,还要看人。遇到贫困患者,既要考虑治疗效果,还要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这样的现实,常常令医生感到纠结和无奈。
还以支架为例: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学科主任缪中荣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心脏介入支架手术开始进入我国。“当时,支架全部是进口产品,单价是2-3万元。”1999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心脏支架成功上市,价格降至1万元左右,一举打破进口垄断。据介绍,目前,国产支架均价在8000元左右,进口支架普遍贵30%以上,最贵的治疗性药物支架或放射性支架可达2-3万元。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