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p> </p>
<div>展业话术如何巧用</div>
<div> 主持人:话术在不同的情景下该如何运用?请举例说明。</div>
<div> </div>
<div> 毛雪蓉:给客户讲故事,深化客户对家庭和亲人的爱与责任。</div>
<div> </div>
<div> <span>3年前因为自己有位朋友不幸得了晚期肺癌,生命还有3个月,他的儿子10年前已在我公司投保,当时因为他家境不太好,夫妻俩都没买保险。后来,因为条件一直没什么改善,我也没坚持让他们再买保险。可这次朋友得了重病,昂贵的医药费还有好多进口药社保是不能解决的,由于我没坚持叫他们投保,我一直很内疚,我没尽到一个优秀代理人的义务。当时我就捐赠3万元给朋友治病用,使他生命延长了3个月。但是他的亲朋好友中没有一个愿意捐钱给他的,他的太太含着眼泪对我说:我比他的亲人还要亲啊。通过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要想真正帮助更多的人,只有多宣传保险的功能和意义,靠个人的捐赠力量还是很小的。后来他太太也主动买了大病保险,还为我介绍了好多客户。这件事在我以后的展业中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每当客户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不知道是买储蓄保险还是买大病保险时,如果客户一份保险都没买过,我一定请他先买保障型的保险。用故事去说服他们。</span></div>
<div> </div>
<div> 楚竞辉:既然话术是一种传递,那么面对性情不同、想法不同、脾气不同、爱好不同、环境不同以及心情不同的人,传递的意思一样但运用的语言一定也是不同的。比如讲解疾病和风险——对有知识、能客观看待生命的人,我们就会比较直接传递保险的意义,如“每年存入一点钱,就可保证一旦有疾病或意外出现随时有一大笔钱可用;如果一生无恙,后人仍可领回这笔钱,只当储蓄何乐而不为?”</div>
<div> </div>
<div> 对犯忌讳和迷信的人就不能直说,我们会换一种这类人能理解接受的词语来表达。如“破财免灾,你看我们每年都要花些香火钱吧,只当是给疾病意外的一些香火钱了,真有病了还能有一大笔用呢!如果老天真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最后还可给后人一大笔呢!”呵呵,这可能就是老人家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力吧!”但要切记,不管怎么传递保险的功用,不能传递错误!等你传递完了,保险公司变成银行的职能了,这就大错特错了。</div>
<div> </div>
<div> 主持人:话术在面对不同的客户时该如何运用?请举例说明。</div>
<div> </div>
<div> 毛雪蓉:根据客户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用不同的方法和话术去沟通。有位徐小姐刚生下宝宝,想给宝宝买份教育金。知道她的需求后,我给她设计了一份组合保险,现在每年存<span>5000元,有教育金、医疗险、意外医疗,还有将来的养老保障。因为万能险有个特色就是随时可以追加存款,领取自由。我的话术是:小孩每年的压岁钱可以用来追加存款,养成从小储蓄的好习惯,对家长而言可以用每年的年终奖给孩子做追加存款,借孩子的年龄给自己规划一份养老保险,一份保险三代人享用。这份保险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投资回报是以复利滚存,和股票比较具有回报更稳定,理财的魅力就是长期复利滚存的结果。</span></div>
<div> </div>
<div> 我建议她在为宝宝买了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买保障型的险种——还本型的大病保险加意外保障。</div>
<div> </div>
<p> 关键的话术是,请她换个地方存钱(用少量的钱从银行搬到保险公司存),当客户发生风险时存在银行的钱只是本金加利息还你,如存在保险公司的话,还给你的就是比本金多得多的保额了。如果<span>70岁以前没有任何风险,到时就能领到一笔可观的保额作为客户的养老金了。</span></p>
<p>展业话术如何巧用3页.do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