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将至,转眼到XX已经三年多的时间,回顾三年多的工作与成长轨迹,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受挫时的困惑,有困难重重,更有步步为赢。尤其在11年这一年里,作为望都营销服务部经理,在“专业、执行、快乐、成长”保定XX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在中支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个险部及兄弟机构的帮助下,在组训、内勤及全体外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望都机构健康发展,稳步前进,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从事保险工作以来,非常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所以无论工作多忙,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保持良好学习习惯,每天晚上我至少要读书半小时以上,学习各方面知识,二是认真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没有因为任何事情耽误过一次培训、会议,在课堂上更是认真听讲,没有出现过一次违规行为。三是将每次培训的内容很好的应用到工作中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二、注重健康人力发展,实现有效人力稳步提升
从今年伊始,望都机构就确定了推动以《基本法》为主导,加快人力增长的工作主线,坚持增员就是生产力的经营思路,截止10月本年度实现新增人力63人,共实现期缴保费158.8万元,月均期缴平台15.8万元。连续9个月顺利完成公司分配的健康人力任务。
三、注重主管表率带动,增强自主经营团队意识
加强主管的自主经营意识,培养主管的管理能力,健全了主管例会制度,各位主管也都为属员做好的表率,望都机构五位主管,四位都保持了连续健康,多个月份望都机构都保持了主管100%开单,且有三位主管都达成分公司高峰会指标。
四、 注重基础差勤管理,提升外勤员工收入
在基础管理上,着重抓出勤和拜访,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早会和二次早会进行培训,提高业务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引导业务人员“培训是福利”引导人们多参加早会、培训。并反复宣导,公司抓出勤是为了提高大家收入,“出单率约等于出勤率”,只要坚持拜访出勤,收入肯定会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考勤管理制度。截止离任,尚有不少的财务结余。
五、注重感情思想沟通,塑造和谐团队文化
我深刻理解“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所以在团队管理上,非常注重感情和思想的沟通,通过电话和家访了解业务伙伴的各种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给业务伙伴们建立信心,真正的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截止离任,没有发生过员工到中支给领导添麻烦的事件。
六、注重内外服务质量,增强机构发展后劲
统一内勤员工思想,让每个人都深入理解“外勤是内勤的衣食父母”的深刻内涵,让内勤员工为每个外勤员工全心全意服好务。从公司成立至今,除春节三天休息以外,公司每天都正常营业。
统一外勤员工思想,让员工真正理解,只有服好务,才会有更大的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让社会对太平洋有了良好印象,公司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说了半天,其实就像李总说的,没干出什么来,倒是写了不少,我主要也是考虑,毕竟这是公司一年一度的测评大会,必须重视,也总不能说三言两语就结束,但是说简单点,也就做了几件事,一是培养了主管的自主经营意识和率先垂范品格的培养,望都年初5位主管,4位持续健康,3位能够入围省公司的高峰会,多个月份保持了主管100%开单,连续9个月完成公司健康人力任务,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保持着不低于30%以上的成长速度,三年多来没有因为业务员或者客户的事给公司添麻烦,都能自己消化在机构。但是我更也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跟其他兄弟单位的差距,更是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年初下达全年任务时,中支领导对望都抱有很大的期望,结果目前距离完成全年任务差距还很大,我辜负了领导的期望和信任。
2、业绩、人力增长缓慢,虽然三年多时间,一直维持一个30%以上的稳步提升,但较其他兄弟单位有很大的差距,我虽然也在跑,但是其他兄弟单位在飞。
3、基础管理和衔接训练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一定会在以后工作中认真弥补和改正,因为我对保险行业充满着信心,对我们公司优秀的服务品牌充满信心,我坚定的认为我们公司的事业,是值得全身心投入一直努力做下去的充满爱心的光辉事业。
2012年即将过去,又将迎来我们新的一年开门红,新起点、新征程、新气象、新发展,我也按照公司安排,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在此也感谢李总,感谢总经理室领导对我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按照领导要求,全力配合丁主任做好行政人事部相关工作,为我们领导、同事和所有的前线战士做好后勤保障,也为保定XX早日实现XX老大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保定中支在李总的带领下,一定会稳步前行跨越发展,让我们每一位保定XX人,胸怀美好愿景,昂首阔步前进!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