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战略定位持续升级:险资入市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已成为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保险资金(以下简称“险资”)的入市提供了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机遇。
一、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一)明确中长期资金的定义与范围
《方案》明确了中长期资金的定义,主要包括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这一定义较此前的表述更加精准,剔除了银行理财、信托资金等短期资金,突出了中长期资金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二)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五大举措
《方案》提出了五大举措,旨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稳定性:
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
优化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投资效率,优化资产配置。
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丰富入市渠道,支持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扩大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三)释放三大超预期利好
《方案》的发布释放了三大超预期利好:
战略定位超预期:明确险资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的主力军地位,提升了其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
堵点疏通力度超预期:通过拉长考核周期、优化会计计量等措施,解决了险资长期投资目标与短期考核机制不匹配的问题。
政策支持超预期:从提升投资者回报、丰富入市渠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险资入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分红险转型与险资入市的协同效应
(一)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成为优化负债成本的重要抓手。分红险的资产配置风险偏好较一般账户更高,截至6月末,友邦保险分红账户资产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达39.0%,高于非分红账户28.0个百分点。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分红险的市场竞争力,也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二)预定利率下调提升分红险吸引力
8月底预定利率非对称下调后,分红险产品的相对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分红险的收益结构包括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浮动收益部分与险资的投资收益直接相关。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险的固定收益部分相对更具吸引力,推动更多资金流入分红险,进而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险资入市的外部驱动因素明确
《方案》的发布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明确的外部驱动因素。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优化,险资入市的规模和稳定性将得到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和上市险企增配二级市场权益6223亿元和4862亿元,上市险企二级市场权益投资规模增幅高于新增保费30%的1927亿元。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8.9%至36.2万亿元,7家上市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增长7.5%至21.9万亿元,占行业整体比重的60.3%。
三、险资入市的具体数据与趋势分析
(一)险资配置比例提升
截至6月末,险资整体债券/股票/长期股权投资配置比例提升,具体配置比例分别为49.3%/8.5%/8.3%/7.6%/4.6%,较2024年末水平分别+1.43个百分点/+1.17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18个百分点/-0.47个百分点。二级市场权益(股票+基金)配置规模/占比较2024年末水平分别提升6223亿元/0.7个百分点至4.73万亿元/13.1%。
(二)上市险企权益配置规模增长
截至6月末,7家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合计达13.2%,股票占比9.4%,基金占比3.8%。二级权益配置规模较年初增长20.3%,增幅达4862亿元。其中,分类为FVOCI股票规模/占比较2024年末提升2973亿元/7.3个百分点。使用经营性净现金流作为新增保费的近似度量,2025年上半年7家上市险企新增保费规模合计达9781亿元,上市险企二级市场权益规模增量高于新增保费30%的1927亿元。
(三)国有大型险企增配二级权益预测
根据《方案》要求,国有大型险企2025-2027年预计增配二级权益约0.9-1.7万亿元。具体预测如下:
假设新增保费的30%投向A股:预计国有大型保险公司2025-2027年A股增配规模为8752-9434亿元。使用经营性净现金流作为新增保费的近似度量,假设悲观/中性/乐观情境下新增保费增速分别为8%/10%/12%,测算2025-2027年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增配A股规模为8752/9089/9434亿元。
假设2025-2027年提升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5个百分点:预计国有大型险企2025-2027年增配二级市场权益1.34-1.70万亿元。假设悲观/中性/乐观情境下投资资产增速分别为8%/10%/12%,测算2025-2027年合计增配规模为1.34/1.52/1.70万亿元。
四、投资分析与建议
(一)影响利差表现的双重因素
近期,影响险资利差表现的双重因素——负债成本和长端利率——均实现了边际改善。负债成本的降低和长端利率的稳定为险资入市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推荐险资入市相关标的
在险资入市趋势明确的背景下,我们推荐以下险资入市相关标的:
中国人寿(H):作为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投资经验。
新华保险:在分红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转型成效显著。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投资能力突出,科技赋能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太保: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稳健的投资策略。
中国财险:财险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阳光保险:新兴的保险企业,具有创新的业务模式和较高的成长潜力。
五、风险提示
(一)长端利率下行
长端利率的下行可能对险资的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较高的情况下。
(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
权益市场的大幅波动可能增加险资的投资风险,特别是在市场不稳定时期,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的大幅波动。
(三)政策影响超预期
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可能对险资入市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
(四)大灾频发
自然灾害等大灾事件的频发可能增加险企的赔付压力,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
六、结论
2025年,中长期资金入市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资本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分红险的转型成效显著,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新的驱动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优化,险资入市的规模和稳定性将得到显著提升。在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们看好险资入市的趋势,并推荐相关优质标的。同时,投资者也应关注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风险因素,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