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早会经营 > 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银保增量与权益增效下的双擎共振29页.pdf

  • 更新时间:2025-09-30
  • 资料大小:16.0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银保增量与权益增效下的双擎共振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银保渠道的增量与权益投资的增效形成了“双擎共振”,推动行业整体业绩提升。 

一、行业概览:负债端与资产端的双重发力

(一)负债端:人身险价值新单保费高增,银保渠道贡献显著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负债端表现强劲,人身险价值新单保费在银保渠道的带动下普遍实现高增长。从新业务价值(NBV)来看,人保寿险同比增长71.7%,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未追溯口径),阳光保险同比增长47.3%,平安寿险同比增长39.8%,太保寿险同比增长32.3%,太平寿险同比增长22.9%,国寿同比增长20.3%,友邦保险同比增长15.6%(未追溯口径)。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发力,新单保费增长显著,同时整体价值率也有所提升。

(二)资产端:投资收益表现分化,权益资产配置增加

资产端方面,2025年上半年,七家上市险企共实现总投资收益4003亿元,同比增长4.5%,主要得益于买卖价差收入的大幅提升。综合投资收益方面,剔除FVOCI中债权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七家公司共实现综合投资收益4879亿元,同比增长9.6%。然而,各家净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总/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资产配置方面,险企普遍增配股票、基金等权益资产,其中FVOCI股票占总股票比重从年初的33.8%提升至41.1%

(三)利润表现:除平安和友邦外,归母净利润普遍增长

2025年上半年,除平安和友邦外,其他险企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增长。具体来看,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5%,中国财险同比增长32.3%,人保集团同比增长16.9%,太平集团同比增长12.2%,太保集团同比增长11.0%,阳光保险同比增长7.8%,国寿同比增长6.9%,平安同比下降8.8%,友邦同比下降23.5%

二、负债端:寿险价值高增,财险成本改善

(一)人身险:银保渠道带动新单保费增长

新业务价值(NBV)高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延续高增长,主要驱动力在于银保渠道带动的新单保费增长及整体价值率提升。银保渠道的发力使得新单保费大幅增长,同时价值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NBV的增长动力。

各家险企银保渠道NBV占比显著提升,例如,人保寿险银保渠道NBV占比提升26.7个百分点至58.7%,新华保险提升14.7个百分点至32.3%,阳光保险提升2.8个百分点至14.7%

代理人规模萎缩,人均产能分化

尽管银保渠道表现强劲,但代理人渠道仍面临挑战。2025年上半年,代理人规模继续萎缩,人均产能表现分化。部分险企通过优化代理人结构,提升人均产能,但整体趋势仍面临压力。

存量业务综合负债成本率下降

存量业务综合负债成本率迎来向下拐点,分红险转型取得积极成效。这一变化不仅降低了负债成本,还提升了整体业务的盈利能力。

保单继续率改善,业务品质优化

13个月和25个月保单继续率持续改善,业务品质不断优化。这表明险企在客户留存和业务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合同服务边际(CSM)增速转正

合同服务边际(CSM)增速改善,主要得益于NBV延续增长、退保差、死费差等利好因素。这一变化进一步增强了险企的盈利能力和业务稳定性。

(二)财产险:保费增长与成本优化

财险保费增长

2025年上半年,财险保费保持增长但整体依然疲弱。具体来看,平安财险同比增长7.1%,人保财险同比增长3.6%,太平财险同比增长3.1%,阳光财险同比增长2.5%,太保财险同比增长0.9%

综合成本率(COR)优化

综合成本率(COR)显著优化,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COR94.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平安财险为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太平财险为95.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太保财险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阳光财险为98.8%(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各家综合成本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的同比优化。

三、资产端:投资收益表现分化,权益资产配置增加

(一)投资收益表现分化

总投资收益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七家上市险企共实现总投资收益4003亿元,同比增长4.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买卖价差收入的大幅提升,表明险企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方面的操作较为成功。

综合投资收益增长

综合投资收益方面,剔除FVOCI中债权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七家公司共实现综合投资收益4879亿元,同比增长9.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股息等其他权益投资的较好表现。

净投资收益率下滑

尽管总投资收益和综合投资收益表现良好,但各家净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这表明在低利率环境下,险企的固定收益类投资面临一定压力。

(二)权益资产配置增加

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

2025年上半年,险企普遍增配股票、基金等权益资产。其中,FVOCI股票占总股票比重从年初的33.8%提升至41.1%。阳光保险FVOCI股票占比最高,达到49.9%,其次为平安,占比为37.3%

未来增配空间

若参考阳光和平安的配置比例,上市险企未来仍有较大的权益资产增配空间。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收益,还能增强险企在权益市场的影响力。

四、未来展望:利差修复与价值重估

(一)利差修复逻辑持续演绎

投资“增效”

长端利率触底叠加OCI权益增配带来的投资“增效”仍在持续。险企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增加权益资产的比重,不仅提升了投资收益,还增强了资产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负债“降本”

预定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驱动的负债“降本”也在稳步推进。这一变化有助于降低险企的负债成本,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利差修复进行时

利差修复处于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两端共振带来的利差修复逻辑主线仍在持续。这一趋势将为险企带来长期的盈利增长动力。

(二)保险股配置价值凸显

估值回调与短期调整

近期保险估值持续回调,主要原因包括作为强β板块跟随大盘的阶段性调整,以及保险中报业绩落地后短期缺少实质有利催化。

长期配置价值

展望后续,本轮利差破局演绎的价值重估逻辑主线仍在。保险板块特别是估值偏低的港股保险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推荐显著低估的阳光保险和中国太平,经营稳健股息率较优的中国太保H和中国平安H

五、风险提示

尽管保险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色,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长端利率快速下行

长端利率的快速下行将对险企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生较大压力,影响净投资收益率。

权益市场大幅回撤

权益市场的大幅回撤将对险企的权益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综合投资收益。

新单销售不及预期

新单销售的不及预期将影响险企的负债端增长,进而影响整体业绩表现。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银保增量与权益增效下的双擎共振29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