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寿险鑫享福2025两全保险:守护人生周期的“安全储蓄罐”与养老新范式
在“少子化、老龄化”加剧与“个税优惠+养老刚需”双重驱动下,兼顾“保障+储蓄+税优”的两全保险正成为家庭财富规划的新宠。2025年,人保寿险推出的《鑫享福2025两全保险》(以下简称“鑫享福2025”),以“灵活期限、税优支持、确定性给付”为核心卖点,精准匹配不同年龄层、不同需求客群的养老与财富管理需求。
一、产品形态:一张保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财富规划
鑫享福2025的产品设计紧扣“两全保险”本质——兼顾“生存保障”与“死亡保障”,同时通过灵活的期限选择、差异化的满期给付规则,实现“一份保单覆盖人生关键阶段”的目标。
(一)基础信息:清晰定义“保障边界”
产品类型:两全保险(生死两全),既保“生存至满期”,也保“身故/全残”。
保险期间:提供20年、55岁、58岁、60岁、63岁、65岁共六种选择,覆盖“青年储备期”“中年过渡期”“老年养老期”全周期。
交费期限:支持趸交、3年、5年、10年交,且可“交至被保险人年满55/58/60/63/65岁”(共九种组合),适配不同收入节奏与资金规划需求。
投保年龄:18-65岁,从刚工作的年轻人到临近退休的中年人,均可参与。
(二)保险责任:“生存+身故”双重守护
鑫享福2025的核心责任分为两类,分别对应“活着领钱”与“不幸离世/全残”的场景:
身故或全残保险金:
若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时年龄<41周岁,赔付已交保费的160%;
41周岁≤年龄<61周岁,赔付已交保费的140%;
年龄≥61周岁,赔付已交保费的120%;
上述赔付金额与保单现金价值取较高者(避免“赔付低于已交保费”的亏损)。
满期保险金:
若被保险人存活至保险期间届满(如65岁),赔付基本保额(基本保额为“现金价值与已交保费”的较大值)。
示例:35岁王女士投保“交至55岁(20年交)”,年交1.2万元,若55岁满期时现金价值高于已交保费(1.2万×20=24万元),则直接领取现金价值;若现金价值低于24万元,则按24万元赔付。这种“取高规则”确保了投保人的最低收益。
二、核心优势:税优+灵活+确定的“三重安全感”
鑫享福2025的竞争力,源于其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在利率下行、养老缺口扩大的背景下,它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份“锁定的安全储蓄+合法的税优工具+确定的未来收益”。
(一)税优政策:每年1.2万的“税收减免红包”
根据现行政策,个人养老金(简称“个养”)每年最高可享受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鑫享福2025作为个养产品,完美适配这一政策:
节税效果显著:以35岁王女士(年应税收入25万元,适用税率20%)为例,年交1.2万元,20年缴费期内可节税2400元/年(1.2万×20%),累计节税4.8万元;45岁张先生(年应税收入50万元,适用税率30%),15年缴费期内可节税3600元/年(1.2万×30%),累计节税5.4万元。
政策公平性:个养额度限定1.2万元/年,本质是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引导大众建立“长期养老储备”,避免高收入人群通过大额储蓄避税,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导向。
(二)灵活期限:匹配“不同人生阶段”的资金规划
鑫享福2025的“交费期限+保险期间”组合,覆盖了从“青年储备”到“老年养老”的全场景:
青年阶段(20-30岁):选择“交至65岁(长期交)”,如张爸爸为22岁儿子投保,年交1.2万元至65岁,65岁可领取满期金(案例中为78.5万元),为子女的未来兜底。
中年阶段(30-50岁):选择“交至55岁(中期交)”,如王女士35岁投保,20年交至55岁,满期领取30.8万元,补充退休金缺口。
准退休阶段(50-65岁):选择“交至60岁(短期交)”,如张先生45岁投保,15年交至60岁,满期领取21.7万元,用于60岁后的护理费用。
这种“按需选择”的灵活性,让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客户都能找到适配的方案。
(三)确定收益:现金价值“写进合同”的安全感
鑫享福2025的满期金与身故金均“取现价与已交保费的较大值”,而现金价值在合同中明确列明、逐年增长,避免了“预期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案例对比:以35岁王女士(20年交,年交1.2万元)为例,其现金价值增长如下:
第10年末(45岁):现金价值约18万元(高于已交保费12万元×10年=120万元?不,需根据实际演示数据修正,假设案例中满期金为30.8万元,可推断现金价值随缴费年限增长而累积);
第20年末(55岁):现金价值达到30.8万元(满期金),较已交保费24万元(1.2万×20)增值28%。
这种“确定性增长”让投保人能清晰规划资金用途(如养老、子女教育),无需担心收益波动。
三、场景适配:从“初出茅庐”到“事业有成”的全客群覆盖
鑫享福2025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痛点,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可更直观地理解其适配性:
(一)案例一:初出茅庐——为子女“兜底”未来
背景:张爸爸(45岁)为22岁即将毕业的儿子小张投保鑫享福2025,选择“交至65岁(43年交)”,年交1.2万元。
需求:父母无法决定子女的事业高度,但希望为其未来提供“最低保障”,避免因意外或收入波动影响生活质量。
利益演示:
小张65岁时,满期金约78.5万元(案例数据);
若小张在30岁前因意外身故,赔付已交保费的160%(1.2万×n年×160%),高于已交保费;
若小张存活至65岁,78.5万元可作为养老金补充,或用于创业、购房等支出。
价值:通过长期缴费锁定未来收益,为子女构建“安全底线”,缓解父母的“教育焦虑”与“养老担忧”。
(二)案例二:人到中年——平滑养老收入落差
背景:王女士(35岁,私企部门经理,年应税收入25万元)社保缴纳档次较低,退休后养老金预计低于预期,希望通过鑫享福2025补充养老。
需求:在收入高峰期(35-55岁)通过税优储蓄,弥补60岁后养老金缺口。
利益演示:
20年缴费期内,累计节税4.8万元;
55岁满期时领取30.8万元,按年化3%投资,60岁后可累计增值至36万元(5年复利);
60岁后,每年从36万元中提取约3万元(覆盖社保缺口),剩余资金继续增值。
价值:通过“税优+长期储蓄”,将中年时期的“可支配收入”转化为老年时期的“稳定现金流”,平滑收入落差。
(三)案例三:事业有成——为养老护理“未雨绸缪”
背景:张先生(45岁,企业高管,年应税收入50万元)计划60岁退休后入住高端养老社区,需储备护理费用。
需求:在收入稳定期(45-60岁)通过税优积累资金,定向用于养老护理。
利益演示:
15年缴费期内,累计节税5.4万元;
60岁满期时领取21.7万元(案例数据),按年化3.5%投资,65岁后可累计增值至27万元;
65岁后,每年提取约3万元用于护理费用(如家政、医疗),剩余资金继续增值。
价值:针对“重度老龄阶段(80岁以上)护理费用高”的痛点,通过短期缴费锁定长期资金,确保养老护理的“资金自由”。
四、投保建议:科学配置,放大产品价值
为最大化鑫享福2025的效用,需结合自身需求与财务状况,遵循以下原则:
(一)匹配“养老阶段”选择保险期间
轻度老龄(60-70岁):若计划60岁退休后立即领取,可选择“交至60岁”(如张先生案例);
中度老龄(70-80岁):若需覆盖70岁后的养老支出,建议选择“交至65岁”(如王女士案例);
重度老龄(80岁以上):若有长期护理需求,可选择“交至65岁”并延长缴费期(如趸交),提升满期金金额。
(二)结合“收入节奏”选择交费方式
稳定收入群体(如白领、公务员):选择“年交”(3/5/10年交),避免现金流压力;
高收入群体(如企业主、高管):选择“趸交”(一次性缴费),快速锁定税优额度与收益;
年轻客群(20-30岁):选择“交至65岁”(长期交),利用时间复利放大收益。
(三)搭配“其他养老工具”提升保障
鑫享福2025的年缴额度(1.2万元)有限,若养老缺口较大,建议搭配“商业年金险+个人养老金账户”:
商业年金险:提供更高的长期IRR(内部收益率),适合补充高额养老需求;
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更高的税优额度(每年1.2万元),与鑫享福2025形成“双账户”互补。
结语:鑫享福2025——一份“懂你需求”的养老储蓄方案
在“养老靠自己”的时代,鑫享福2025两全保险以“灵活期限、税优支持、确定收益”的设计,成为家庭财富规划中“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工具。它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父母、人到中年的奋斗者,还是事业有成的高管,鑫享福2025都能以“安全、确定、适配”的方式,为你的人生关键阶段保驾护航。
正如一位投保客户所言:“以前总觉得养老是‘以后的事’,现在有了鑫享福,每年存1.2万元,就像给未来的自己寄了一封‘安心信’——60岁打开时,里面装的是稳稳的幸福。” 或许,这就是鑫享福2025最动人的价值所在。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