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量管理:保险销售新人的“成长引擎”——从过程控制到习惯养成的底层逻辑
在保险销售行业,“新人留存”是永恒的命题。数据显示,保险行业新人1年留存率不足30%,3年留存率仅15%。新人为何难以留存?核心痛点在于“过程失控”——没有稳定的销售行为,就没有可预期的业绩;没有可预期的业绩,就难以建立职业信心。而活动量管理,正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底层逻辑”:它通过量化过程、追踪行为、优化习惯,让销售从“碰运气”变为“可控制”,帮助新人跨越“生存线”,走向“职业成熟”。
一、活动量管理的意义:为什么它是新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活动量管理的本质,是用过程管理撬动结果。在销售领域,“结果=拜访量×成交率×件均保费”的公式已被广泛验证。但对新人而言,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成交”,而是“如何持续完成拜访”。活动量管理通过以下三个维度,为新人的成长提供确定性支撑:
1. 预见性:从“盲目摸索”到“目标清晰”
新人常陷入“努力却无效”的困境: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忙什么”“怎么忙”。活动量管理通过“目标设定-分解行动计划-过程追踪”的闭环,让新人明确“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要达成什么”。例如,通过《计划100》梳理客户名单,新人能清晰看到“本周需拜访30位客户,其中10位是转介绍,12位是邀约成功的新客户”,目标的明确性直接降低了“迷茫感”。
2. 可控性:从“随机事件”到“行为矫正”
销售是概率事件,但概率的背后是行为的累积。活动量管理通过“记录-分析-改进”的循环,帮助新人识别“低效环节”。例如,若新人发现“约访成功率仅20%”,可通过《工作日志》回溯拜访记录,分析是“邀约话术问题”还是“客户筛选标准模糊”,进而针对性改进。这种“数据驱动的改进”,让新人从“靠运气成交”转向“靠能力成交”。
3. 留存性:从“短期冲刺”到“长期习惯”
新人留存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销售节奏”。活动量管理通过“每日记录、每周总结、月度复盘”的机制,帮助新人将“偶然的成功”转化为“必然的习惯”。例如,坚持每日填写《工作日志》的新人,3个月后访量稳定在20次/天,成交率从5%提升至10%,职业信心随之建立,留存率自然提高。
二、活动量管理的三大工具:从“工具使用”到“习惯固化”
活动量管理的落地,依赖于三大核心工具——《计划100》《工作日志》《客户档案》。它们分别对应“客户管理”“过程记录”“资源沉淀”,三者联动,形成“目标-执行-复盘”的完整闭环。
1. 《计划100》:客户名单的“导航仪”
《计划100》是新人最常用的客户开发工具,其核心功能是“筛选、排序、跟进”。它通过“转介绍、其他名单”两大维度,将客户分为A(高意向)、B(中等意向)、C(低意向)、D(无意向)四类,帮助新人聚焦高价值客户。
•
使用场景:新人每月初梳理客户名单,将转介绍客户(如“张姐的朋友李总”)填入《计划100》,并根据“需求匹配度、购买力、信任度”打分(0-10分),优先拜访8分以上的A类客户。
•
管理价值:《计划100》让新人摆脱“大海捞针”的低效开发,将精力集中在20%的高潜力客户上,访量效率提升3-5倍。
2. 《工作日志》:销售行为的“摄像机”
《工作日志》是新人“每日活动的记录仪”,其核心功能是“追踪、分析、改进”。它要求新人记录“今日做了什么(获客、约访、拜访)、结果如何(邀约成功数、成交数)、问题在哪(话术卡壳、客户拒绝原因)”。
•
使用场景:新人每日下班前30分钟填写《工作日志》,例如:“今日拜访5位客户,其中2位是转介绍(A类),1位邀约成功(B类),成交0单。问题:在讲解重疾险时,客户问‘理赔难不难’,我没答上来。”
•
管理价值:《工作日志》不仅是“行为记录”,更是“成长档案”。主管通过批阅日志,能快速定位新人的薄弱环节(如“产品知识不扎实”“异议处理能力弱”),并针对性辅导。
3. 《客户档案》:客户资源的“银行”
《客户档案》是新人“客户资源的储备库”,其核心功能是“存储、分类、复用”。它要求新人记录客户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家庭情况(配偶、子女)、需求偏好(关注健康、养老还是教育)、互动记录(上次拜访时间、沟通重点)”。
•
使用场景:新人每拜访一位客户,无论是否成交,都将信息录入《客户档案》。例如:“王女士,35岁,教师,家庭月收入2万,关注子女教育金,上次拜访时对‘教育金分期’感兴趣,需跟进。”
•
管理价值:《客户档案》让新人“不浪费任何一个客户”。当新人需要转介绍时,可直接从档案中筛选“高满意度客户”;当市场活动(如超体参观)开展时,可精准邀请“对健康感兴趣的客户”。
三、活动量管理的实施路径:从“目标设定”到“习惯养成”
活动量管理的落地,需遵循“目标设定-日追踪-周总结-月度复盘”的四步循环,最终将“被动执行”转化为“主动习惯”。
1. 目标设定:基于“绩效公式”的科学分解
目标设定是活动量管理的起点。新人需根据“业绩=拜访量×成交率×件均保费”的公式,结合自身情况(如新手期成交率约5%、件均保费约5000元),制定可量化的月度目标。
•
示例:新人小王希望月收入1万元(件均保费5000元),则需达成2万元的保费目标。若成交率为5%,则需拜访80位客户(2万÷5000元÷5%);若每日有效拜访4位,则需20个工作日(80÷4)。
•
工具支持:通过《计划100》梳理客户名单,确保“目标客户数量≥需拜访数量”,避免“目标虚高”。
2. 日追踪:用《工作日志》实现“过程可视化”
每日追踪是活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新人需通过《工作日志》记录当日活动,并标注“完成度”(如“计划拜访4位,实际拜访3位,完成75%”)。主管需每日批阅日志,重点关注“访量是否达标”“问题是否解决”。
•
常见问题:新人常因“客户拒绝”放弃拜访,导致访量不足。主管需通过日志分析,识别“无效拒绝”(如“客户当天没时间”)与“有效拒绝”(如“客户不需要保险”),并指导新人调整策略(如“改约次日”或“挖掘其他需求”)。
•
激励机制:设立“日达标奖”(如连续7天访量达标奖励50元),强化新人的“过程意识”。
3. 周总结:用《周100分表》评估“行为质量”
每周总结是对一周活动的“全面体检”。新人需通过《周100分表》统计“获客、约访、拜访、销售面谈、成交面谈”的得分,评估“量”(是否达标)与“质”(转化率是否提升)。
•
示例:小王本周目标是“获客60人(转介绍30+其他30)、邀约成功12人、拜访10人、成交1单”,实际完成“获客50人、邀约成功10人、拜访8人、成交0单”,得分为75分(优秀80分)。主管需与小王分析:“获客不足是因为转介绍开发不够,邀约成功率低是因为话术不够精准,下周重点练习转介绍话术和邀约技巧。”
•
改进措施:针对“量不足”(如获客少),辅导新人“如何高效获取转介绍”;针对“质不足”(如成交率低),辅导新人“需求调查技巧”和“计划书讲解逻辑”。
4. 月度复盘:用“活动量管理报表”调整“长期策略”
月度复盘是对一个月活动的“战略校准”。新人需通过“活动量管理报表”对比“目标与实际”,分析“哪些环节持续落后”“哪些方法有效”,并制定下月改进计划。
•
关键指标:关注“访量完成率”(是否稳定在目标值)、“成交率趋势”(是否逐步提升)、“客户档案完整度”(是否覆盖80%以上客户)。
•
长期策略:若新人连续3个月“邀约成功率低于20%”,需系统学习“电话沟通技巧”;若“成交率稳定但件均保费低”,需加强“需求挖掘”和“产品组合销售”训练。
四、新人培训体系中的活动量管理:从“岗前班”到“月度集训”的全周期渗透
活动量管理的习惯养成,需贯穿新人培训的全周期。从岗前班到特训营,再到月度集训,每个阶段都需植入活动量管理动作,帮助新人“从知道到做到”。
1. 岗前班:工具认知与“第一次拜访”的信心建立
岗前班是新人接触活动量管理的起点。培训需重点解决“工具是什么”“为什么用”“怎么用”三大问题,并通过“模拟演练”帮助新人建立信心。
•
课程设计:
•
理论课:讲解《计划100》《工作日志》《客户档案》的功能与使用场景;
•
实操课:模拟“客户拜访”,练习“如何填写《工作日志》”“如何用《计划100》筛选客户”;
•
案例课:分享“高留存新人”的活动量管理经验(如“每日访量20次,3个月成交10单”)。
•
关键动作:要求新人岗前班结束后,完成“30个客户名单梳理”并提交《计划100》,主管现场辅导“如何筛选A类客户”。
2. 特训营:“工具使用+技能提升”的双轨训练
特训营是新人活动量管理的“强化期”。培训需围绕“工具使用”与“销售技能”双轨推进,通过“每日追踪+周总结”帮助新人固化行为。
•
每日动作:
•
晨会:主管讲解当日重点(如“今日练习转介绍话术”),新人领取《工作日志》并填写目标;
•
日间:新人按计划拜访客户,记录《工作日志》,主管随机抽查(如“抽查3位客户的拜访记录”);
•
晚会:新人分享“今日收获与问题”,主管针对性辅导(如“解决‘客户拒绝’的3种话术”)。
•
每周动作:
•
周总结会:新人提交《周100分表》,主管点评“量与质”的表现,颁发“周进步奖”(如“访量达标+成交1单”奖励200元);
•
工具升级:讲解“客户档案的深度使用”(如“如何通过客户档案挖掘二次需求”)。
3. 月度集训:“习惯固化+目标升级”的长期管理
月度集训是新人活动量管理的“巩固期”。培训需聚焦“习惯固化”与“目标升级”,通过“集中复盘+技能通关”推动新人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优化”。
•
集中复盘:
•
数据复盘:展示新人月度活动量数据(如“平均访量15次/天,成交率6%”),对比行业均值(访量20次/天,成交率8%),明确差距;
•
经验分享:邀请“月度之星”分享“如何坚持每日访量”“如何用《客户档案》提升转介绍率”。
•
目标升级:
•
制定下月目标:结合“绩效公式”与“能力现状”,调整目标(如“访量从15次/天提升至20次/天,成交率从6%提升至8%”);
•
工具升级:引入“进阶工具”(如“客户需求调查表”“转介绍话术模板”),帮助新人提升效率。
五、管理者的角色:活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活动量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管理者的“全程陪伴”与“精准赋能”。主管需扮演“教练”“监督者”“支持者”三重角色,确保新人“学得会、用得好、坚持住”。
1. 教练:手把手辅导“工具使用”与“技能提升”
主管需针对新人的薄弱环节(如“不会筛选客户”“不会处理异议”),提供“一对一”辅导。例如,当新人《工作日志》显示“邀约成功率低”,主管需与其复盘拜访录音,分析“邀约话术的问题”(如“没有突出客户需求”),并示范正确的沟通方式。
2. 监督者:建立“检查-反馈-改进”的追踪机制
主管需每日检查新人的《工作日志》《计划100》《客户档案》,确保“工具使用到位”;每周汇总活动量数据,通过《周100分表》反馈问题;每月组织“活动量管理复盘会”,推动新人“从问题中学习”。
3. 支持者:营造“比学赶超”的团队氛围
主管需通过“奖励机制”(如“月度活动量冠军奖励500元”)、“经验分享会”(如“邀请高留存新人分享工具使用心得”)、“资源支持”(如“提供转介绍客户名单”),激发新人的主动性。
结语:活动量管理,是“坚持”的艺术,更是“成长”的密码
活动量管理不是
相关资料推荐
中秋节红月浪漫早会流程模板10页.pptx
资产保全专题独生子女财富继承四大场景三部曲要点19页.ppt...
运作成功微沙流程银行沟通团队准备活动现场结束总结含备注35页...
高效互助自展3.0促成人员角色职责流程行动指南25页.ppt...
活动量管理意义工具目标三大要素新人培训基础管理37页.ppt...
瑞华华佗1号康泰版开发背景产品介绍规则案例20页.pptx
友邦智选逸生医疗保险一个核心两类增配产品介绍34页.pptx
友邦百倍安欣精英版产品形态特色目标客群规则23页.pptx
中英悦活人生B款分红型特色与责任规则示例15页.pptx
英大鑫享一生尊享版分红型保险责任案例演示产品特色22页.pp...
同栏目资料
高效互助自展3.0促成人员角色职责流程行动指南25页.ppt...
寻找美好事业创造者招募主题季创说会操作太平洋版27页.ppt...
事业发布会意义目的组织业务人员要点操作手册24页.pptx
夜场招募活动企划优势形式操作流程邀约话术异议处理16页.pp...
2025盛夏招募季健财体招募活动企划及操作泰康版34页.pp...
三季度大场创说会抓住核心事项活动前中后操作手册16页.ppt...
团队组织发展六招式招聘会电话邀约逻辑拒绝处理话术20页.pp...
2025寿险行业发展趋势满好事业招募主题季宣导29页.ppt...
优增流程HWP幸福交友会目的特点意义形式操作步骤36页.pp...
HWP增员创说会目的及特点操作要点训练21页.pptx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