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下,养老至上
在当前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下,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金调整的降低,如何确保未来的养老生活质量,成为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养老金调整现状与未来养老的挑战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2023年底前已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这一涨幅与2008-2015年间每年10%的水平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这种放缓与2023年的低通胀水平(CPI仅为0.2%)有关,但也反映出我国社保养老金储备结余的紧张状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预计未来中国每年至少将新增退休人口2000万。与此同时,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却在持续下降,2023年末为8.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1.3%,较2022年的62%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保养老金体系构成了巨大压力。
养老金替代率与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22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仅为37.9%,远低于发达国家建议的70%~85%的养老金替代率。这意味着,未来单一依靠社保养老金进行养老的方式已不再现实,我们必须寻找其他的替代补充方案。
在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社保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压力。这一压力不仅来自于政府,也来自于企业。因此,养老投资的重担最终落在了个人身上,即靠今天年轻的、还有能力赚钱的自己去养活未来那个已经退休的、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自己。
养老基金清盘风险与个人养老金投资
以平安养老2045五年持有FOF为例,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基金成立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人民币,则《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延续基金合同期。这只基金于2021年4月20日成立,截止今年4月20日,其基金规模仅为0.37亿元,触发终止条件,正式进入清算环节。截止今年4月20日,平安养老2045五年持有FOF总回报为-17.87%,三年四换基金经理,遭到市场质疑。
基金清盘后,投资者的钱不会血本无归,因为在清盘时,基金公司会根据持有的份额进行相应的结算。但是,像上述基金,即便是结算后,投资者也必然是亏损的。这就意味着,原本怀着长期投资可以烫平短期波动、获得长线回报心态的投资者们,就只能把当下基金的“浮亏”,变成实实在在的亏损。
即便是个人养老金中的养老目标基金,假如规模没有达标,也依然存在着清盘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养老目标基金时,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基金规模比较大的基金。
养老投资的安全稳健性
养老投资,安全稳健才是重点。在选择投资品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安全稳健、收益保底、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长期投资。个人养老金是国家主力推行的、事关老百姓养老钱的重要产品,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清盘,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因此,基金公司也会通过自购基金来维持规模,而且在经济不断复苏和资本市场逐步向好的情况下,这些基金未来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结语
一切都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未来的你一定为现在的你买单,认知决定命运。在养老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政府或企业,而应该提前筹划,布局未来养老,用未来的自己考虑现在的自己。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智慧,选择安全稳健的养老投资方式,确保未来的养老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