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汇人寿、瑞众人寿接连获批开业,两家原明天系险企的处置中,保险保障基金均作为除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以外的重要处置主体,出现在公司的股东列表中,成了高频词。大手笔增资,动辄豪掷百亿“接盘”,令很多人好奇,“保险保障基金”什么来头?干嘛用的?怎么用?
一定意义上,保险保障基金可以说是保险公司的保险,是保险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
自2008年成立以来,保险保障基金已出资近千亿元。在目前已公布接管的5家险企中,其已顺利从新华人寿、中华联合溢价退出。除刚刚公布的中汇人寿(原天安人寿)、瑞众人寿(原华夏人寿)外,还有大家保险(原安邦保险)尚未到退出阶段。
保险保障基金的接管并非“接盘”,接管过程基本可划分为“接管—整顿—退出”三个阶段,在保证平滑风险的同时实现保值增值。当前阶段,保险保障基金参与的“明天系”四家险企中,仅比亚迪财险(原易安财险)被比亚迪100%控股,所以未参与其中。
第一家:新华人寿使用基金2年2007年,动用基金27.88亿2009年,溢价约12.5亿退出。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是新华人寿,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当时在董事长关国亮的带领下,仅用短短7年时间,便成为当时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
新华保险是一家风格独特的保险公司,其成立至今为行业培养了诸多各层级人才,多位管理层从新华出来后在其他公司担纲一二把手。这家公司的成长、发展,迅速、独特,从关国亮时期至今,公司历经多位管理者,其风格、文化几乎未变。其主要成员后来各异的发展路径,连接起来可以勾画中国保险业一个时期的发展史。
知名的“新华铁三角”——杨智呈、赵子良、高焕利,三人曾分别担任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天安财险的总裁;郭自光曾担任君康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总裁,中华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玉淳,鼎诚人寿总裁唐鹤飞,原复星保德信人寿总裁陈国平,天安人寿托管组组长李源现担任中汇人寿总经理,君康人寿现董事长黎宗剑,其另外一位管理层于志刚……都曾在新华保险担任要职。
不得不提的是,公司加速成长的过程中,偿付能力面临严重不足。新华人寿向原保监会提交的2005年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仅有61.32%。
2006年10月8日,原保监会宣布暂停新华保险关国亮董事长职责。三个月以后,其董事长职务被正式免除。据原保监会调查,关国亮在任8年期间,累计挪用公司130多亿,至2007年案发时,仍然有27亿元未归还。
2007年,原保监会第一次动用了保险保障基金,花费27.88亿元购买了隆鑫集团、海南格林岛、东方集团所持有的新华人寿合计38.815%股权,持股数约为4.6亿股,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而截至2006年底,保险保障基金总额仅有80亿元,此次接管便花了保险保障基金总额的34.85%。
保险保障基金接管两年后,新华人寿逐步走向稳定。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把持有的新华股权以40亿元价格全部卖给了中央汇金公司,结束接管并全部退出。此次交易溢价约12.5亿,新华人寿也从一家民营企业摇身一变成了国有公司。2011年12月15日,新华人寿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