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营销技巧 > 营销话术

增额终身寿险为何受市场欢迎区别产品搭配及销售逻辑32页.pptx

暂无评分
  • 更新时间:2023-02-05
  • 资料大小:2.37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文字内容:

图片4.jpg

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的销售逻辑年金险最考验认知增额终身寿险为何受市场欢迎 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的区别产品搭配及销售逻辑意外、医疗、重疾和寿险都是保人的保险,但除了我们自身会发生风险外钱也有风险,而且风险概率可能更高,所以钱也需要保障,年金险就是保钱的保险。前言年金险最考验认知年金产品有一些独有的特点比如很多客户由于健康问题可能买不了医疗险,但年金险涉及的健康问题比较少,对客户更友好。而且年金险有资产规划的作用,容易出大额保单。

但与医疗险相比,年金险的销售难度更大,对客户也有一定要求01、年金险最考验认知目前大众对于年金险的接受度偏低,很多人认为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前几年大部分销售人员,以销售医疗险、重疾险为主,由于前 期理念不到位,觉得市场上所有的投资工具都是年金险的竞争对手。01、年金险最考验认知所以年金险非常考验业务人员,需要我们对整个财富管理、风险管理都有深入理解,让自己的认知水平跳出自己的财富水平,并且要做到足够专业。所以我们在讲年金类保险的时候,其实探讨的是对财富、对时间、对人生的认知。按照保障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年金和终身年金。

比如说一些产品保障时间只有20年或者30年 ,可以 理解为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中期规划;还有一些产品 是终身型 ,只要被保险人活着 ,保单就一直有效 , 可以一直领取,  比如养老年金。01、年金险最考验认知增额终身寿为何受市场欢传统寿险分为两种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定期寿险是大多数家庭必备的险种,可以选 择保到60岁、65岁、70岁。保费低 ,杠杆高,比如30岁的男性客户, 每年只需缴1000元 ,可以获得100万保额。02增额终身寿险为何受市场欢迎当然如果客户在保险期间并没有身故 ,所交保费无法返还这是消费型保险。在我国人均寿险保额非常低而定期寿险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特别是负债压力比较高, 经济支柱单一的家庭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02、增额终身寿险为何受市场欢迎如果客户有财富传承的需求,建议选择终身寿险。终身寿险的价格通常是定期寿险的数倍 ,因为人总会离世 ,受益人都会拿到理赔金,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这是 一笔确定的未来负债。作为寿险的新形式 ,增额终身寿具有身故保障和复利增 额的功能。增额两个字指的是保额可以增加。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额是确定不变的,随着缴费年限延长保费逐渐累计,保费和保额之间的杠杆越来越低;增额终身寿的特点是保额按照固定比例增长,随着持有年限增加杠杆是增加的。增额终身寿前期杠杆比较低,通常身故责任根据年龄段不同为已交保费的120% ~16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复利增长。所以增额终身寿的定位可以理解为带有基础寿险功能的保险。举个例子如果客户选择A人寿的传统型终身寿险,每年保费336,300缴费10年保额1000万,从第一年缴费开始直到终身 ,被保险人在任何时段身故保险公司都要理赔1000万给受益人。

如果被保险人第二年身故保费一共才缴66万多,但能理赔1000万杠杆非常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0年后,保费累计缴了 330多万保额依然是1000万 ,杠杆逐渐变低。如果被保险人活到70岁、90岁,甚至100岁身故保额不变就算客户在90岁退保现金价值也只能 增长到800万左右,就体现了现金价值增长慢保额恒定不变 ,杠杆逐渐走低的特点。终身寿险理赔1000万差距很大。

如果被保险人活到77周岁,这时的现金价值已经超过了1000万条款规定如果被保险人身故按照保费和现价值两者取大来理赔,保费330多万而现金价值已有 1000多肯定按现金价值来理赔。被保险人到88周岁,现金价值已增长到将近1500万,如果被保险人能活到100岁 ,现金价值就能增长到2000多万。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总体评价:
 
内容质量:
 
美观度:
 
用 户 名: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
以下是对"增额终身寿险为何受市场欢迎区别产品搭配及销售逻辑32页.pptx"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