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央行公布新一轮LPR报价:1年期LPR为3.65%,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月下调1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5年期LPR继今年5月后再次下调,而且是不寻常的非对称降息,超过了一周前央行最近一次MLF逆回购降息10个基点的预留空间。业内专家表示,此举将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8月1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LPR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而来,MLF利率下降,LPR往往随之下降。
对于此次LPR下调的原因,有专家分析称:一是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恢复态势并不稳固。从7月经济数据看,投资、消费等各项主要指标全线下滑,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企业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增量明显回落,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萎缩。三是政策利率下降奠定了基础。
LPR下调,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及预期,提升居民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有专家表示,从调降幅度看,1年期LPR下调幅度较小,应主要源于当前市场短端利率整体已处于较低水平;而5年期以上LPR继5月以后,再度大幅下调15bp,主要在于当前稳地产压力较大,利率仍有调降空间,且中长期贷款需求更需提振,压降长端LPR利率将有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其加杠杆的意愿。
事实上,20多年来,银行利率一直在持续走低。这种情况下,有一款长期锁定利率的产品,就显得尤为可贵。两年前的2019年,全球已经有30个经济体相继宣布降息,很多国家采取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前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时表示: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周小川的演讲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二是中国不是不可能进入负利率时代,只是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随着利率不断下调,传统储蓄已经无法抵御通胀。我们的钱应该放在哪里?迷茫后,让我们重温一下保险的金融属性。20多年前,银行存款利率近10%,当时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8.8%,很多人会选择银行存款,不会选择买保险;20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1.50%,而当时购买的保险产品,目前的利率仍然是8.8%。
为什么当年8.8%的利率能一直持续?因为保险是特殊的金融产品,它是以契约方式约定,以法律法规保障,以国家信誉背书,保证终身刚性兑付的唯一一款金融产品。
2019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曾在北京发布《关于投资理财的国人选择和未来趋势》报告,结果显示:保险独占鳌头,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项目,选择比例达到了29.36%,而排在它后面的依次是房产(22.95%)、理财产品(19.00%)、基金(17.73%)、股票(16.80%)等。而这已经是保险连续第四年占据这一宝座了。低利率成常态已经不可避免,长期低利率意味着未来无风险收益率会很低,我们手上的资产,要做好十年二十年后收益非常之低的准备。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