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制定本规划。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在党和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意见引领下,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涉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优待政策等不断细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运营、发展的标准和监管制度更加健全。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备
基本社会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得到提升。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多元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下同)和设施从11.6万个增加到32.9万个,床位数从672.7万张增加到821万张。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获得健康管理服务。医养结合服务有序发展,照护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健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行动指南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实施路径,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工作方案,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量化要求,专栏1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指 标 2025年目标值1.养老服务床位总量 达到900万张以上,2.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 达到100%3.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达到55%
5.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 达到60%以上6.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 明显增长7.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 保持1人以上8.老年大学覆盖面 每个县(市、区、旗)至少1所9.“敬老月”活动覆盖面每个县(市、区、旗)每年开展1次两条主线,主线一——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强保障,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
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三、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