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险销售逻辑,养老年金是什么,养老年金从属性上说是一份人寿保单。终身年金险有个共性就是,可以锁定一辈子的收益,而且是刚性兑付——这是在资产新规下,屈指可数的刚兑产品。你几乎找不到其他敢把固定生存金写进合同、并保证领取终身的金融产品。当今进入负利率时代
这两年全球经济放缓,全球降息潮,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利率下行。中国的利率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这本来是一句提气的话,无奈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另一重意思。20年来中国的利率趋势,尽量避免—快速进入。只是“尽量避免”,避免“快速进入”。形势强于人。我们看下这20年来中国的利率趋势。本·伯南克这样说,而年金险有锁定终身利率的作用,在国内外都是经得起考验的金融工具。美联储前副主席本·伯南克在任期间,可以说是全世界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伯南克必须披露个人投资,才能够担任美联储主席。这些公开披露的信息表明,他持有的股票和债券比例相对较低,而他的年金是最大的两笔重仓投资。养老年金的爆发年,这两年可以说是养老年金的爆发年,海量的人投保、海量的资金流入年金险。对于有钱人来说,人生中一半的时光用来奋斗,剩下一半的时间只要保本,就够了。为什么一般人更需要养老年金呢,这几年有人鼓吹: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恰恰相反,买买买是让人很舒服的事情,不需要鼓励;而储蓄却需要自律,需要延迟满足,这绝对是富人思维。有人说钱会贬值,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你现在有100元,存下来,后年这100元购买力可能只有95元了,但是你如果花掉了,100元就变成了0。95元比0多很多!商家有太多的噱头鼓励消费:双11、双12、京东618、圣诞打折季、新年季、情人节、不断更新迭代的手机……你的定力真的足够强大吗?有多少钱变成了衣柜里、鞋柜里现在遭你嫌弃的衣服、鞋子?为什么一般人更需要养老年金呢,金融领域有一个名词——拿铁因子,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然而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拿铁因子”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例如每早一杯咖啡、午饭后的一杯奶茶或者一份甜品、上网时买的各种打折促销商品、付了钱却未使用完的健身卡……这些支出看似不起眼,日积月累下来,数目不可小觑。有时候决定财富积累的不是某一项大的收入,而是隐藏在我们不注意的细节当中。我们“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实很少收入-支出=储蓄。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无规划的支出,常常让我们“月光”,储蓄寥寥无几。换个次序:收入-储蓄=支出,们将支出和储蓄调换顺序,有收入后,强制自己先储蓄再消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非理性消费。《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破产女中年的爆文《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一天内阅读量达10万+。女主角省吃俭用,四年来坚持把工资存到招商银行引入的App“钱端”里面做理财,她不贪心,买的都是5%年回报的、自以为低风险的产品。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