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舍弃你眼前的棉花糖做一名能做到“延时满足”的销售同事增员了一名新人,因为两人有亲戚关系,不太好管理,便委托我去管教管教。这种事我是不想接的,但同事苦苦相求,只好帮着顺带着辅导一下。他说,我去拜访也不太可能签单,为什么还要去呢... 这回答直接把我整无语了。果真,又是一个做不到“延迟满足”的新人,估计他在这个行业呆不长。通过交谈,确实和我预想的差不多。他每天回到家里打游戏,找朋友聚会,根本不会去拜访。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去拜访客户呢?谈到“延时满足”这个话题,就要讲到一个小故事。说是美国有批心理学家,闲的没事干,就找了一群4岁的孩子做了个社会性实验。他们把一群孩子们集合起来,一人一颗棉花糖。并对他们说:我20分钟后回来,如果我来的时候你没有吃掉眼前的棉花糖,那么你将额外再得到一颗。然后一堆心理学家就贱兮兮的看孩子们的反应。你想想吧,4岁的孩子,要如何在20分钟内忍住美味的棉花糖诱惑?有的孩子没等2分钟,就吃掉了眼前的棉花糖;有的孩子等了半天,刚想吃又忍住了;还有的孩子不去看棉花糖,做些其他的事分散精力,苦苦的等。最终没吃掉棉花糖的孩子,都得到了额外的棉花糖奖励。然而,实验并没有结束,忍住没吃棉花糖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却得到了更为丰厚的奖励心理学家通过后续追踪发现,能够耐心等待、没有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高考的成绩要比吃掉棉花糖的高出210分,而且他们的社交能力更强,在专业和事业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的成就。一个人将来有没有本事,通过小时候吃棉花糖的反应就能看出来?这事没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心理学家说,愿意在得到奖赏之前耐心等待,叫“延迟满足”,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多数人是“即时满足”,就是不愿意付出耐心,看不到结果就容易放弃。所以优秀是少数,而多数是平庸。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样的人能做好保险。有人说口才好,有人说脸皮厚,有人说人脉广,也有人说家里穷怕的等等。其实在我看来,抛掉其他的外在条件,只有一种人能把保险做好,能做到“延时满足”的人。多数离开这个行业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只能做到“即时满足”。“即时满足”是人性的缺点,比如饿了马上就要吃东西,看到好看的衣服就想买。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变得很情绪化,愤怒、沮丧等。这种“即时满足”在保险展业中具体的表现就是:拜访客户遭受拒绝容易玻璃心、坚持拜访没几天就容易放弃、陷入拜访没结果就不想再拜访的恶性循环...总之一句话:“即时满足”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业务拓展的活动就会陷入停滞的状态。特别像那些吵着要玩具,不给买就满地打滚整着不肯走的孩子。在公司学习完,给客户讲讲,客户马上就签单?哪有这么好的事!就算是再厉害的保险大咖、绩优、销冠,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到100%的签单率。保险销售签单,有时候是个漫长的过程。和农民伯伯种作物一个道理,要历经耕种、除草、施肥、捉虫等等过程,最后才能有收成。和客户刚认识,聊过一次就签单的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现在的客户,没有那么好签的,多数是在5到10次接触之后才能达成销售目标。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