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财经会议把“共同富裕”正式提上了日程,从精准扶贫、打造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到最近整治教培产业、打击平台垄断、严控房价上涨,再到鼓励三胎政策,这一系列操作预示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国家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无论是高净值人群还是资产管理机构,都需要站在更加长远的角度、更高的维度,认真思考和谋划未来的资产配置。共同富裕下的背景Employee induction training,什么叫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的富裕,不是打土豪,不是劫富济贫,是国家通过制度性安排,用税收和社保的手段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人们保有财富的方式,实现提低、扩中、限高,实现共同富裕。用什么措施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三次分配,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并且提高精准性。初次分配是按劳分配,各取所需。共同富裕下的背景Employee induction training例如企业家需要工人生产的货物,而工人需要通过生产货物换来的钱去买食物等再分配指的是在初次分配交易的过程中,税收要取之有度。人们往往会因为商品大促销去抢购,但对于税收往往是能少则少、越少越好、最好不交还给我退点,所以税收一定是强权,强制。三次分配指的是自愿捐赠,随意的。现阶段企业在捐赠时年度利润的12%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个人捐赠允许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一句话总结,交多了税就少了,所以只允许扣这么多日前,《求是》杂志刊发高层重磅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一章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文章里有这样两句话,非常重要:1、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2、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第一句话,透露了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将“试点先行”,最快在今年年底、明年“两会”前后,或许就有消息发布。第二句话,说明国家仍然承认住房有投资属性,乐见居民通过买房实现合理“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被动收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到了241万亿人民币,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数量达262万人,且在可预测的未来仍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今天就简单分享下房产和大额保单两类资产。如果买房是为了自住、改善、刚需,那么,任何时候买都是对的;买房、买大额保单,都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投资至少都在百万以上吧!从事财富管理行业以来,经常会碰到客户纠结于两者之间,心动于大额保单高额杠杆,稳健而持续的复利收益,又怕踏空了“火爆”的楼市,觉得有套房攥在手里安稳些。分析利弊得失,来比较一下“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独立性:房产面临离婚,分手而进行财产分割,不受独立性保护。而大额保单属于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具有资产隔离的作用。税务性:房产面临后期的遗产税,现在的房产税,很多种税务问题而大额保单具有保险性质,具有避税避债的强制属性。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