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毕竟一个人生病了,家庭生活还要继续,重疾保额除了抵消医疗费用外,还要承担家庭的日常开销。一款重疾险产品的保障再全面、再优秀,如果保额不够覆盖治疗所需或是弥补康复期间收入损失,那也是白搭。治疗、康复费用:而且参照目前的医疗费用水准,尤其是重大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几种疾病,治疗费及康复费用基本要在30万左右。因此,重疾险的保额建议30万起步,或是达到年收入的3-5倍。当然这不是一个硬性指标,如果家庭整体的负债比较多,保额可以更高一些。考虑到罹患重病后,几乎要有3年左右的康复期,为了让身体恢复的更好,避免太过劳累,也就意味着有3年左右的时间,可能无法恢复到原有的收入水平;多次赔付型重疾险需要注意,两次理赔之间的间隔期长短,一般来说间隔期越短越好。
而多次赔付的次数在3次以下就基本足够了,毕竟一般人一辈子也得不了那么多次重疾。尽量选择带轻症保障的产品。因为轻症并不是字面上“很轻的病”的意思,而是重大疾病的早期状态或病情较轻的情况。比如极早期恶性肿瘤、不典型性心肌梗塞,轻度脑中风等等。那么,很多人就会纠结于是选择保20、30年的产品,还是直接选择保至终身的产品。首先要清楚,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变高,尤其在40岁以后,发病率会有明显上升。因此,如果预算比较充足,建议购买终身重疾险。如果目前预算有限或者收入有限,那自然更推荐定期重疾险,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至80岁。因为2018年的国人预期寿命为77周岁,因此80周岁可以认为是一个伪终身的年龄。
即使80岁后罹患重病,大多也会采取保守的方式治疗,那时的治疗开销也不会太高。如果预算特别有限,保至60、70岁也是可以的,主要能对冲事业黄金期的疾病风险即可。未来经济条件允许了,可以再购买终身重疾险,或是加购其他产品来提升重疾保额。至于缴费方式如何选择,目前保险公司一般提供趸缴(也就是一次性缴清,总保费会比期缴便宜)、3年、5年、10年、15年、20年及更长的缴费方式。如果你不是不差钱的土豪,建议尽量选择20年及以上的缴费期。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保障杠杆率最高,不但可以减轻每年的缴费压力,而且很多产品还可附加保费豁免功能,一旦在将来发生了合同约定的某种疾病或意外,达到了豁免保费的条件,后续没交的保费都不用再交。
保单依然有效。在保险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当下,特色的附加保障或是可选责任,成了重疾险产品间PK的“重头戏”。除了身故保障和被保险人豁免这两项比较常见的附加保障责任外,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出镜率”近来也越来越高。恶性肿瘤,作为理赔率本身就比较高的一项重疾,在病人初次罹患后,由于身体免疫力持续走低,以及相关治疗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原因,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新发概率,也要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基于这一考量,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保障功能应运而生。相当于在原本重疾险的基础上,给恶性肿瘤这项责任,单独买了一份“加油包”,有助于加强局部保障能力。如果看重的重疾险产品本身比较优秀,且预算足够,建议可以考虑这样有特色保障的产品。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表重疾险与医疗险的区别,备注:18区别1:给付类型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