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延寿?央视提醒:换种走法,得癌风险降一半!走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走路比吃药更见效!近日,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国家!但是大家要知道,“会走路”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走路的好处,你知道多少?1养血管,研究表示,如果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分日进行,可以将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2抑癌症,同样,如果保证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如果一旦患癌,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3降糖,一天健步走一小时,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可以使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12%。健脑,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痴呆。5预防猝死,每天走路20分钟,能帮助人们远离癌症、心脏病和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
走路姿势对,健康能翻倍,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需要加点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1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2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高血压患者前脚掌着地挺起胸,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不宜快,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一过性头晕。4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健康人健步走有标准!① 速度有讲究: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② 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③ 指标有讲究: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5种科学走路法,走出一身健康!1踮脚走——前列腺增生,每天按此法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有利于畅通足三阴经。对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大有裨益。2转腰走“甩”掉腰部赘肉,走路时,有“啤酒肚”和“水桶腰”的人更应多做些转腰动作,才能更快地“甩”掉赘肉。3扭着走减少直肠癌的高发,有点类似于竞走,在走路的过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扭动,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起来,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高发。
敲着走减掉腰围,走路时敲带脉,能很好地帮助减腰围,带脉就环绕在腰间,像是我们的腰带。如果你的肚子软软的,而且还有“救生圈”,走路时不妨两只手敲打左右两侧腰部,每天坚持半小时,保准腰围能降下来。5交替走缓解肌肉疼痛,腰腿不适的中老年人适宜此法,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进行,同时配合鼻吸气、嘴呼气。交替走可以减少磨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